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问题。(3分)
秋夜山居 唐·施肩吾
去雁声遥人语绝,谁家素机①织新雪。秋山野客②醉醒时,百尺老松衔半月。
【注释】①素机:织布机。②野客:离乡在外的游客。
1.诗歌首句“ ”一词点明了时令属“秋”。(1分)
2.诗中“衔”字向来为人称道,请你说说它好在哪里。(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是( )(2分)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①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②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③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
A.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宛如我的心情
B.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我的心情也如此
C.菊花的清香又飘起旋落在窗台上我的心情也如此
D.清香的菊花又飘起在窗台上旋落宛如我的心情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精辟地告诉人们该以什么为荣,该以什么为耻?言简意赅,寓意深刻。
B.我吓了一跳,心里想:“谁在这里打我的埋伏?是爸爸?要不就是那位尖眼睛的女老师?”
C.奥运志愿者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他们充满朝气,具有奉献精神。
D.《敬业与乐业》节选自《饮冰室合集·敬业与乐业》。(中华书局1936年版)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演讲时,贯穿古今,引经据典,获得听众阵阵掌声。
B.上海市英语教研员朱浦老师专门给我们做了一次关于作业的讲座,使我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C.2010年上海世博会,聚集了当前全球工业化国家最新颖的产品,真可谓浩如烟海,应有尽有。
D.科学家曾经认为融化的冰架会再次冻结上,但实际情况大相径庭,融化的水却渗进冰层最下面。
作文(60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1、没想到我如此 (浮躁 虚荣 坚强 幸运 依赖父母)
要求:①结合个人生活经历,从括号里的五个词语中任选其一填写在前面的横线上,使作文题目完整;②文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实感受;③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2、请以“让 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写,如:“善良”、“快乐”、“感恩”、“音乐”、“崇高的精神”、“灿烂的阳光”…… 2.品味生活,写出你的真情实感。3.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4.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1.解释划线的字.(4分)
以其境过清 其岸势犬牙差互
2.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4分)
(1) 潭 中 鱼 可 百 许 头 (2)其 岸 势 犬 牙 差 互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作者描写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突出了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