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18分) “富二代” 林 希 “富二代”教育问题,已...

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小题。(18分)

“富二代”      林 希

“富二代”教育问题,已经越来越显得重要了。上一辈人经过艰苦奋斗,遇上大好年代,摆脱贫穷,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后辈人过上了平安日子。一些富裕家庭,深受过去贫穷日月的煎熬,想方设法要让子女在生活中得到补偿,再加上父母爱孩子的美德,于是富二代的教育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倘不能得到正确引导,很可能膨胀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疼爱孩子,是人的天性,只要条件允许,谁也不愿意看到自己孩子受委屈,但这个“委屈”是有界限的。对孩子注意饮食,增强营养,自然是父母的职责,但锦衣玉食,营养轰炸,也未必就是对孩子的疼爱。如今孩子爱吃洋快餐,一位老朋友就犯愁地对我说,他家小孙子,每天都是麦当劳,吃得胖胖圆圆,真让人着急。不去麦当劳,小孙子不吃饭,怕孩子饿着,最后一次吧,还是去了麦当劳。如此,最后一次,最后一次,孩子吃得圆圆胖胖,家长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中国人对于孩子的饭菜,传统的主张是“随菜随饭”,无论穷家富家,一般人家不会由孩子挑选饭菜。随菜随饭,孩子不会偏食,也会得到营养平衡。每天领着孩子去吃洋快餐,看似要给孩子特殊营养,其实洋快餐并不一定科学。

饮食还是一个不太大的问题,只要家长调理得好,是可以让孩子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最最重要,还是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要让孩子避开不良影响,使孩子能够正确看待家庭逐步富裕起来的现实,正确对待已经富裕起来的家庭经济状况。

我的儿童时代、少年时代,应该属于富裕家庭了,但现在回想起来,我们并没有什么优越感,家庭教育非常严格。小时候,家里也有车,那时候没有家庭汽车,富裕人家一般都有包月车,也就是胶皮车,不是出门叫过来的胶皮车,是只为自己一家人乘坐的胶皮车。

自己家里有包月车,但孩子去学校,绝对不能让车子送。我们一帮小兄弟,每天早晨一起背着书包呼啦啦往学校走,母亲从来不会派车子送我们去学校。于此,母亲有严格规定,除非暴雨,天气极端恶劣,绝对不派车送孩子去学校。母亲说:“连去读书的路都不肯走,将来你还肯走什么路呢?”比起现在拿公车送孩子去学校的人们,我的母亲真是太高尚了。

说到穿衣,除了过年,孩子不穿新衣,一茬一茬往下“倒”,新衣服只给大哥穿,下边的弟弟,只能穿哥哥换下来的旧衣服。我们淘气,穿不上新衣服,和母亲捣乱,到学校找一把破椅子,故意把裤子挂破。母亲自然也看出孩子的阴谋,适当买一件新衣服,也算是一种安抚了。

还要说吃饭。中国是个农业国,爱护粮食,是中国人的基本品德。我们小时候,家境再好,可以有鱼有肉,但对于粮食绝对怀有神圣感,吃饭时最大的规矩,就是不许剩“碗底儿”,吃多少,盛多少,剩“碗底儿”是要受到惩罚的。

我们小时候听的第一个故事,就是浪费粮食受到报应的故事。说是一户富裕人家,每天烧饭,洗米时不知道爱护粮食,随着洗米水倒掉许多粮食,隔壁邻居从下水道收起他家流过来的粮食,晾干后存起来,日久天长存了很多很多。后来这户人家败落到没有饭吃,邻居送来了粮食。这户人家感激邻居的救济,邻居告诉他们说,这些粮食都是你家多年倒掉的粮食。这家人为此羞愧难当,忏悔自己的过错。

直到现在,我在外面吃饭,一碗饭送上来,我绝对往自己小盘里分出一小份,决不拉过大碗来就吃,吃不了。朋友们对于我的习惯颇是赞许,再说到如今某些大食堂里严重的浪费粮食现象,大家无不感慨。

富二代教育从细微处着眼,更要注意品德教育。孩子都喜欢宠物。我们小时候可以养鸟,可以养兔,可以养小白老鼠,可以养荷兰猪,但不许养鸽子,不许养狗,养鸽子张扬,养狗伤邻。过去旧天津只有租借地里的洋人男人遛狗,太太抱狗,旧城里没有人在胡同里遛狗。谁敢牵着一条大狗在胡同里逛,遇见厉害的,就是一场麻烦。

再至于横行霸道,欺侮邻里,那就更不能容忍了。旧日,家里老少乘车回家,必须在胡同外下车,不像现在汽车几乎要开到炕头上。

富二代的出现是好现象,但要跟进富二代的教育。创业的一代改变了家庭经济状况,下一代就要努力改变家庭的文化品位。富二代应该是读书的一代,寻求国家进步的一代,造福社会的一代,富二代应该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应该是民族未来的希望。

1.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什么叫“富二代”。(3分)

2.作者列举自己小时候的成长经历,有何目的?(4分)

3.你认为对“富二代”应该怎样进行教育?(3分)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3分)

4.中国人在教育子女上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但感人并一定就正确,有的甚至是非常残忍愚昧的。你能写一段话,用人所共知的事实来证明这一观点吗?(5分)

 

1.上一辈人经过艰苦奋斗,遇上大好年代,摆脱贫穷,使一家人过上了小康生活,也让后辈人过上了平安日子。生活在富裕之中的这一代便是“富二代”。 2.以此来告诉人们,“再富不能富孩子”,一定要加强对富二代的教育,要不然,就会害了孩子。 3.言之有理即可。示例:要从细微处着眼,注意品德教育,引导富二代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尊老爱幼,刻苦学习,立志报国;切勿迁就他们。要加强对富二代的教育,期盼富二代能成为有用的一代。 4.观点与故事相符,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略。 【解析】 1. 试题分析:这个问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见闻来分析作答,“富二代”指家庭经济富足,且丰富的经济来源靠父辈的当代年轻人,他们个性张扬,高档消费,生活观念超前。 考点:概括要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复行十步/甫行里                   B.屋舍俨/又有树数株郁郁

C.顾而慕之/其,则熙熙而乐。          D.仿佛有光/言之,貌甚戚者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限两处)(2分)

而妇人汲井且浣衣

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4.【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范仲淹《渔家傲》,回答问题(5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示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致。(3分)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示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语文综合运用(6分)

一个顾客在酒吧喝酒,他喝完第二杯之后,转身问酒吧的老板:“你们一周能卖掉多少桶啤酒?”老板得意洋洋地回答说:“35桶。”

顾客说:“我倒想出一个能使你每周卖掉70桶的办法。”

老板很惊讶,急忙问:“什么办法?”

顾客说:“这很简单,你只要将每个杯子里的啤酒装满就行。”

1.老板急于讨教卖酒的办法,暴露了他什么心态?(2分)

2.顾客话中有何言外之意?(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题。(4分)

1.“眼如丹凤,眉似卧蚕。大耳垂珠, 唇口方正。额阔顶平,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心机。志宇轩昂,胸襟秀丽。”这是《水浒传》中的一个人物,他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请写出两个与他有关的情节。

2.《名人传》中贝多芬一生中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最大的幸福又是什么?请简要概述。

 

查看答案

在下列个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

1.                        ,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2.                       ,飞鸣声念群。 (杜甫《孤雁》)

3. 苔痕上阶绿,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刘禹锡《         》)

4.荷叶罗裙一色裁,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

5.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7.王维的《使至塞上》描写了塞外壮丽雄浑的风光,被后人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