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共7分)
2012年11月9日是第22个全国消防宣传日,今年“119”消防日宣传主题是:“人人参与消防,共创平安和谐”。北京市开展了“百个中队开放,千个社区设站,万场主题活动,百万群众互动,千万群众参与”活动。 你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参与到这一活动中来。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中学校要组织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作“消防安全”宣传。为了做好准备工作,请你根据同学们搜集的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出当前全国火灾情况的两个特点;再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消防事故多发的原因。(4分)
【材料一】
2011年与2010年全国火灾事故情况统计
|
|
火灾事故(起) |
死亡人数 (人) |
受伤人数(人) |
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
|
2010年 |
132174 |
1197 |
620 |
19.6 |
|
2011年 |
125402 |
1106 |
572 |
18.8 |
【材料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将进一步普及,用电、用火、用气现象增多,易燃、可燃材料在家庭装修中也大量使用,火灾危险性增大。与此同时,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开放,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汽车火灾在未来几年、十几年会迅速增多。
【材料三】
群众到商场购物,到宾馆住宿,到餐饮场所消费,多数是不看安全通道,不看出口。
1985年4月8日,哈尔滨白天鹅饭店火灾中,5名朝鲜人4名中国服务员跳楼身亡,1 名
美籍华人烟熏致死,同一楼层的日本客人自救逃生。另外,局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城市消防站的保护面积未达到国家规定的4——7平方公里的标准,消火栓更是没有达到城市主次干道120米设置一个。
特点:
原因:
2.活动中学校组织了“消防安全逃生”知识竞赛,请你根据描述的情景,至少说出三种逃生的办法。 (3分)
7月22日晚上9时55分,某市区花园小区22幢 201室发生火灾,由于是晚上,3楼至6楼都有居民,而且部分居民已经入睡。火势迅速蔓延,高温、浓烟封住了3楼通往2楼的道路,2楼以上的居民都被困在里面。
名著阅读。(6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305
首诗。是一部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分为 、雅、 三部分,
常用的表现手法为 、比、 。其中《 》选自《诗经·国风·周
南》,是诗经的首篇,这首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
默写。(6分)
(1)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 。(《蒹葭》)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一曲新词酒一杯》)
(3)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天净沙·秋思》中表明游子漂泊在外思乡悲情、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理解: 这句话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先提出问题:什么是路?以引起读者对“什么是路”的注意与思考,再给出答案,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B.以抒情而言,有的春风得意、壮怀激烈,有的情爱幽怨、离愁别绪,有的愤世嫉俗、忧国忧民……
理解:这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读起来酣畅淋漓。
C.黑龙江人常说,这里的土,插根筷子都会发芽。
理解: 这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突出了土地的“肥沃”,表现了黑龙江人对家乡的热爱。
D.十六岁一个忧伤的春夜,洁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进窗户,清冷的微风捎来潮湿的花香。
理解: 这句话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天月夜清冷的气氛,烘托出少年愁闷孤寂的情怀。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活动,使同学们了解“QS” 食品标识、“三无”食品的识别方法。
B.为方便广大学生及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投诉、举报教育乱收费问题,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C.之所以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关键在于他善于动员和启发同学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D.文学事业是一种精神劳动,对于从事这种精神劳动并卓有成效者,政府应给予奖励。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亲眼看到以动荡的船为家的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B.没想到在人地生疏的西安碰到了老同学,他高兴得不知所措。
C.他就是臭名昭著、大名鼎鼎的一霸——黄石。
D.草丛中不时传来蟋蟀那悦耳的歌声,响遏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