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父爱陷阱》,完成问题。(共15分) 父爱陷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

阅读《父爱陷阱》,完成问题。(共15分)

父爱陷阱

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里。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像,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他提起警觉,掏出猎刀,做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开始在井壁上挖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对不起。”

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你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都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就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一瞬间,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喃喃地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选自《父爱故事》,有改动)

1.本文记叙了“他”狩猎时掉进陷阱后的经历。阅读作品,在横线上概括相应的故事情节。(4分)

                  

②                  

③ 开始自救并逃出陷阱。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为什么“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4分)            

3.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刻画“父亲”这一人物形象的。(不超过150字)(7分)            

 

1.参考:①耐心等待救援;②意识危险保持警惕;④发现父亲后指责父亲;⑤了解真相后理解父亲。  (评分:共4分,每点1分) 2.参考:如父亲所言,懂得并学会自救的人才称得上是一个成熟的猎人。他从陷阱中成功自救的过程,是他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开始自救的过程,更是他克服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弱点的过程。  (评分:共4分,每点2分) 3.示例: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像一个成熟的猎人一样懂得并学会自救,父亲有意挖了一口陷阱给儿子。漫漫长夜,父亲守在暗处提醒和保护着儿子的安全。经过一个夜晚的等待,儿子终于逃出陷阱,他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表现出父亲对儿子的严格要求和深沉的爱。  (评分:7分,内容分析5分,语言表达2分。可从情节、细节、人物描写以及环境描写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解析】 1. 试题分析:先看题目中给的序号,找到第三情节的文字段,然后分别阅读前后内容,分别概括出两个情节,抓住人物的主要行为概括情节。 考点:概括情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师说》(节选),完成问题。(共9分)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一致的是(     )(2分)

A.古之学者必有十年春,齐伐我。

B.师者,所以传道受解惑也先帝创未办而中道崩殂

C.生乎吾前,其道也固先乎吾不求达于诸侯

D.是故无无贱,无长无少苟富,勿相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翻译: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翻译:      

3.第②段文字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试就文段中对比的具体内容加以简要概括说明。(3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共9分)

2009年3月23日,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了《中韩日美四国高中生权益状况比较研究报告》,下面是从该报告中提取出的两则材料:

材料一:

调查发现,普通高中学生平时(不包括周末和节假日)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中国占78.3%,韩国为57.2%,而日本和美国几乎不存在这样的情况;普通高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2小时以上的,中国占56.7%,美国占24.7%,日本占20.5%,韩国占15.4%;每天在课外补习班或跟家教学习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中国占26.0%,韩国为20.6%、日本和美国仅分别为5.8%和2.2%。

材料二: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休息日里常做的事(前三位)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中国

学习29.8%

在家休息14.6%

上网14.1%

韩国

看电视23.1%

和朋友一起玩18.3%

上网14.3%

日本

体育锻炼20.8%

学习6.1%

在家休息4.8%

美国

和朋友一起玩21.3%

看电视10.8%

看电影、听音乐会等9.2%

1.请综合上述两则材料,从中提取两个有关中国高中生的主要信息。(4分)

 1                                  2                            

2.在日韩美三国高中生的休闲方式中,你认为哪一种更有利于健康成长?为什么?(2分)

3.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内地许多大中小学校以保护学生安全为理由取消中长跑等体育项目的消息。对学校这样的安排你怎样看?(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填空:

讽刺是小说作品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古今中外许多作品都带有这一风格特征。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   ①    (书名)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讽刺艺术的高峰。其中《范进中举》一章,范进一生热衷科举,追求功名利禄,当他中举后却   ②    (情节)。俄国作家契诃夫在作品《变色龙》中,通过塑造   ③    (人物)这个媚上欺下、看风使舵、趋炎附势的典型形象,讽刺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

 

查看答案

默写(6分)

1.蒹葭萋萋,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蒹葭》)(1分)

2.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1分)

3.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1分)

4.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范仲淹《岳阳楼记》)(2分)

5.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1分)

 

查看答案

下列诗文名句的作者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①采菊东篱下            ②海内存知己             ③往来无白丁

④一览众山小            ⑤把酒问青天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③④⑤           D.②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