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完成问题。
中国适合走向“汽车社会”吗?
①汽车社会是工业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随着轿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后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国际通用的汽车社会标准是每百户家庭拥有16辆小轿车。根据这一标准,中国有许多城市已进入了汽车社会。
②截至2011年11月,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23亿辆,汽车保有量达1.04亿辆,大中城市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以上的城市数量达14个。其中,以个人名义注册登记的私家汽车保有量达到7849万辆,占汽车总量的79.45%,成为汽车构成的主体。目前全球汽车保有量约为10亿辆,中国占据了其中的10%。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仅低于美国(2010年2.4亿辆)的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国。可以预计,未来5~10年时间内,我国将有更多的城市进入“汽车社会”。
③不过令人遗憾的是,今天的中国还没做好进入汽车社会的准备。中国人虽然理应享受汽车文明,但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
④中国城市不少街道两侧摆满了车,远远看去就如一条长龙;不少住宅区、公共绿化带等都变成了“停车场”。中国占地面积数量相当大的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突破5万公里,它占用了太多的良田、林地、草原。这对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1/3、土地资源十分匮乏的中国来说是很大的制约。
⑤如果中国的汽车普及率达到美国的水平,到2020年中国将有6.9亿辆汽车。若以每辆汽车每年平均耗油2吨来计算,中国的总耗油量将达13.8亿吨,相当于目前全球每年石油贸易量的86%。即使普及电动汽车,也只不过是改变了使用能源的种类。中国超过70%的电能来自化石燃料中最具污染力的煤,这种状况在今后相当长时期也难以改变,电动汽车的普及不可能明显缓解能源的制约。
⑥汽车尾气排放正在成为最大的污染源。如果今后二三十年中国的汽车普及量达到6.9亿辆,就意味着未来废气排放量相当于当前世界所有的汽车排放的总和。
⑦受土地、能源、环境这三大因素的制约,中国是否适合做一个“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呢?
1.阅读文章,具体分析“中国不可能像西方国家那样,达到那么高的汽车拥有率”的原因。(3分)
答:
2.根据文章相关知识,阅读分析下面链接材料,结合我国实际,请给政府提出两条能够有效缓解汽车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矛盾的合理化建议。(4分)
(1)我国许多城市交通拥堵情况越来越明显,停车位严重不足。开车难、停车难已经成为人们的大烦恼。在堵车情况下,汽车停停开开,排出的废气就会更多,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就会更大。
(2)194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有250万辆汽车,这些汽车燃烧汽油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的光化学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致使该市大部分市民患病,对家畜、水果及橡胶制品和建筑物也均有损坏。
答:
阅读《例外的惭愧》,完成问题。
例外的惭愧
张晓风
①我有一个特点令我自己十分惭愧,那就是:我经常不惭愧。
②譬如说,我去人家家里吃饭,女主人烧得一手好菜,我一边吃得津津有味,一边诚心诚意地赞道: “真惭愧呀,这么好吃的东西,我怎么就烧不出来呀!”
③可是,等晚上回到家里,夜深人静之际,我仿佛听见极幽微的声音在提醒我:“哎,我说,你这家伙,你说的话好像不太诚实哦!你想想,你真的惭愧吗?你只不过是说说罢了,你干吗要说这种话?这世上说话不实在的人已经太多了,你还要再增加一个吗?”
④我当下嗫嗫嚅嚅:“哎呀,我并不是撒谎,我当时大概一时冲动吧?我其实并不打算惭愧的,更不打算改过,我下回小心不乱说不实之话就是了。”
⑤其他的事依此类推,例如人家的屋子布置得如何雅洁清幽,人家的研究做得如何深沉扎实,人家的菜园打理得如何鲜翠欲滴,我其实都厚着脸皮轻易放过自己——动不动就惭愧,那日子可要怎么过啊?
⑥不过,倒有一桩“外套事件”例外。
⑦大约十年前,我在暑假去新西兰旅游。台湾的暑假其实正逢新西兰的冬天,这一点,我虽然也知道,却仍然心存侥幸,不肯多带厚重的衣服。管他呢,等到了新西兰冷得受不了,再想办法吧!
⑧到了新西兰,我那几件毛衣实在挡不了事,立刻想去买衣服。刚好那天朋友开车带我出游,车子高速开在公路上(新西兰人少车少,路又宽平,几乎每条路都可当高速公路来开),我忽然大叫:
⑨“停车,停车——开回去,我看到一所教堂!”
⑩“教堂怎么了?”
?“教堂门口有草坪,草坪上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着大义卖。 ”
?“奇怪,”朋友半信半疑,“车子开那么快,你也看得到!”
?但她还是把车退了回去,果真教堂在举行义卖。义卖多半不卖什么好东西,都是些人家用不着的旧物品,倒是巧克力奶和饼干做得非常好,我们各点了一份。忽然,我看到了一件美丽的羽绒外套。哎呀,那刚好是我想要的,跑去一试,尺码正合适;再看价钱,天哪,差不多合台币两千元。当天的大堂里,每件东西都贱价,就这件外套死贵。怎么回事,我竟看上唯一一件贵货,便忍不住想还价。
?“对,我知道,”摊位的主人说,“这是场子里最贵的东西,可是这是我朋友刚从美国寄来送我的,全新呢!”
?天气实在冷,我立刻付了钱,并且舍不得脱下。
?“这件衣服穿来不错,你为什么不自己留着呢?”
?“我不想穿得那么奢华,我穿普通的衣服就好。而且,教堂需要钱!”
?我这才仔细看她,她穿一件非常黯淡的土色毛衣,她的人也带几分土色。我忽然惭愧起来,我这样随手就买了东西,而这东西却是原主人口中的奢侈品。
?年年冬天,我穿这件衣服的时候,内心都十分惶愧。想起那清瘦的主人,我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但我又不能拿这件衣服去还她,只好小心翼翼爱惜着穿,好来赎我的罪咎。不管我能活多少岁,不管我有多重要的场合须出席,我立志再不去买第二件冬衣。
?我惭愧,对那位我不知名的南半球的穿着素朴的女子。平生极少生愧,但一想起那妇人安静的眼神,瘦弱的身体,低抑的语调,我就——惶恐惭愧。 (选自《读者》2012年第19期,略有删改。)
1.文章①~⑤段写了四个“惭愧”的例子,请找出让作者“惭愧”的原因,依次填补下列空白(每空不超过9个字)。(4分)
(1)人家 (2)人家 (3)人家 (4)人家
2.文章第⑦段有“心存侥幸”一词,请揣摩一下作者当时的心理,并分析该词语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4分)
答:_
3.文章题目为“例外的惭愧”,请结合全文内容,谈谈对“惭愧”的理解和认识。(不超过150个字)(7分)
答:_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援疑质理 质:
(2)礼愈至 至: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翻译:
(2)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3.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作者幼时“嗜学”(好学)、 、 、 等优秀品质。(各限用一个两字词语)(3分)
综合性学习(共11分)
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在北京顺利召开。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十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培养学生爱国精神,学校举办了“数字十年”专题展览。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两则材料来自“数字十年——中国科技”专栏,请分别提取其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科技发展的趋势。(4分)
【材料一】
2002~2011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比较图

【材料二】
2006年,攻克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等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的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2008年,应用航天技术克服低温、低压、缺氧、大风等难题研制的奥运火炬,首次在世界之巅——珠穆朗玛峰熊熊点燃;2010年, “天河一号”以每秒2570万亿次的实测运算速度跃居世界第一;到2012年,我国仅用27年时间就实现了发明专利授权总量从1件到100万件的目标,成为世界上实现这一目标历时最短的国家……
(1)主要信息: ① , ②
(2)趋势:
2.下面两则材料来自“数字十年——中国民生”专栏,请根据这些材料,写出我国在社会民生方面的两大变化及一个结论。(4分)
【材料三】
2005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了废止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草案,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这项惠农政策正式上升为国家法律。自2006年1月1日起,中国8亿农民不再需要缴纳农业税,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实施“初税亩”开始,历史上曾经实行了2600年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四】
截至2012年8月,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已经初步形成。全国所有的2853个县级行政区全部启动了“新农保”(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试点。绝大多数县级行政区启动了“城居保”(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工作。全国已经有4.32亿城乡居民被纳入“新农保”和“城居保”这两项制度当中,再加上城镇职工2.95亿的参保人群,目前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覆盖人群已经超过了7亿人。
(1)两大变化: ① , ②
(2)结论:
3.请根据以上材料,续写某同学在“数字十年”专题展览留言簿上所写寄语的下句。(要求:与上句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3分)
上句:观趋势,科学技术成就显著;
下句: 。
名著阅读(3分)
《论语》是一部记录 (1) 言行的书,孔子死后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辑录整理而成,其内容涵盖哲学、政治、伦理、经济、文学、道德等方面。《孟子》由孟子及其弟子以散文的形式合作撰写而成,其内容涵盖孟子政治思想、哲学理念以及人生道德修养等方面,其中《鱼我所欲也》以 (2) 二者不可得兼设喻而引出的“舍生取义”精神,激励许多志士仁人实现了人生理想。《论语》和《孟子》在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对中国人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先秦以后,人们将孔、孟并举,将他们的学说统称为“ (3) ”。
默写填空(5分)
1.斯是陋室, 。(刘禹锡《陋室铭》)
2. ,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3.征蓬出汉塞, 。(王维《使至塞上》)
4.《小石潭记》中描写潭水中游鱼动态的语句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