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故乡》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我国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傅雷家书两则》选自《傅雷家书》,作者傅雷我国当代翻译家,文艺评论家。
D.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其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深寓哲理,脍炙人口。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分)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 地努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 没有对工作的热爱, 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A.坚持不懈如果就 B.孜孜不倦只有才
C.废寝忘食只要就 D.精益求精即使也
下列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彷徨:想来想去,难于平静。
B.愕然:吃惊的样子。
C.化为乌有:变得什么都没有。
D.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目标。
下列划线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聒噪(guō)锐不可当(dāng) B.翘首(qiáo)襁褓(qiǎng)
C.煞白(shà)恣睢(suī) D.星宿(sù)追溯(shuò)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词语。( 4分)
夫环而攻之 环: 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革: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攻亲戚之所畔 畔 :
2.翻译以下句子。( 2分)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道”指的是( )(3分)
A.道德 B.道理 C.施“仁政”,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D.道路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谈谈你对本章所提观点的看法。(3分)
晨
①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顺了石柱攀缘到三层楼上来的老藤树比来时茂盛多了,有些柔韧的枝蔓伸展开来,带着绿叶,向人轻拂,似在表达它的欣快之感。在露珠晶莹的树叶丛中,一只小蝉用稚哑的嗓门,轻轻嘶叫。愈来愈明亮的阳光却显示:将要来临的又是十分炎热的一天。但,不论回头将怎样火热,甚或会从燠(yù)热之中来一阵风掣电闪,现在这早晨却如此清新、宁静。
②如若仔细地分析一下,这清晨之可爱究竟在何处呢?是这清凉,是这朝露,是这潮湿泥土的芬芳,是这云霞烂漫的宁静。是的,我想是这一切。但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新的起点。在一个人的生活之中,不知要经历多少曲折复杂的道路——他焦灼,困难,轻松,欢乐。而千千万万早晨之中的每一个早晨,当它到来的时候,都使你感到是第一次和它接触一样新鲜。它永远那样清新澄碧,而又永远那样鼓舞人意。人们在日常谈论中,常常用“朝气”与“暮气”这两个极端相反的字眼,评判一人一事,来说明那是生气勃勃的,还是气息奄奄的。这个“朝气”就是从永远给人清新之感的早晨发展而来的。朝气——使人想到:精力充沛,双眸明亮,两颊鲜红,向新的未来迈开脚步。也许这未来之中充满莫可测的事变,而那早晨总还是那样令人欣喜,令人振奋,以无限情意督促人们起步。
③今天早晨就是这样可爱,我望着它就像第一次看到早晨。那几片朝云,给阳光照得像嫩红的玫瑰花瓣一样轻柔、绰约、缥缈、悠然。病中,我常常感觉到:愈是在困苦的时候,愈觉得清晨之可贵。因为我们送走了一天,而又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这一天的逝去与一天的来临,便标志着人生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我现在浸沉于晨光的快感之中,我思索着,这个清晨像什么?很像早霞中升起来的一片白帆,也就是每一个早晨都在我们生活的航道上的白帆。它是那样洁白,它是那样漂亮,但它标志着永远向前,而且标志着坚定不移的方向。
④在我沉思默想时,不知不觉的,那一片片的云由红色而变得发白发亮,像给强烈光线照得透明的、轻柔的羊毛卷一样,它们朝着蓝天远处冉冉飞去,就如同白帆朝远天航去一样。
⑤突然,一切一切,偌大的天空和地面都变得出奇的宁静,蝉声没了,人声没了,那赫然闪耀的宇宙中充满一种庄严肃穆之感。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
1.第①段依次描写淡淡的朝阳、沾满露珠的藤树的绿叶、轻轻嘶叫的小蝉等景物,主要想表现了早晨的什么特点?(2分)
2.第②段和第③段,把清晨比作“新的起点”、“生活的航道上升起的白帆”这一比喻对人生有何启迪? (3分)
3.第③段和第④段,先后用“玫瑰花瓣”、“羊毛卷”作比喻,描述了朝云怎样的变化? (2分)
4.文末为什么说“一个真正的早晨开始了”?请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5.这篇文章不只是描写清晨的景物,通过你的阅读,你认为还写了什么?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