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题目。(12分) 背 叛 ①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

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题目。(12分)

背  叛

①在南极探险的途中,森和队伍失散了,伴随他的只有那少得可怜的行囊和一条属于他的狗。他们在雪地里走了两天两夜,只有极少的干粮,渴了就吃两口雪。恶劣的环境已使他们筋疲力尽。他们艰难地跋涉,不停地用雪擦拭冻僵的皮肤。他们已不知要走向哪里,只希望能看到人迹,或者被他们的队伍发现。但行囊里所剩无几的食物让森意识到也许他们挺不到救援的到来。因为威胁除了体力不支外,还有来自身边这只同样忍受着饥饿的雪撬犬。这两天他早已感到它的急躁不安,还有夜间那双直盯着他的碧绿的眸子。

②终于,所有的食粮已经用完,能够找到的任何食物都没有了。森感到他如果再吃雪就会从里到外冻成冰。这时候,他的犬突然向前跑去,在正对着他两米左右的地方转身站住,摆出像狼一样的威胁的姿势。平日忠实的眼神已经被贪婪所吞没,往常亲昵地低吟这时已变成野 兽般地咆哮。森知道,他和这只西伯利亚雪撬犬的争斗终于来了。森从包里抽出一把备用的砍刀。霎时间,人和犬之间微妙的关系变得异常的尴尬。两个都一动不动,也许谁都不愿先打破这个僵局,也许谁都在等待着最佳时机以攻击对方。

③对于一个体力不支但手握武器的人和一条有着锋利牙齿但筋疲力尽的狗来说,也许人的胜算稍大些。森紧握着刀,脑海里浮现出与爱犬共度的日子:当他刚迷失于风雪的几个小时里,它可以凭着敏锐的嗅觉找回队伍,但它没有丝毫犹豫地跟随了主人;在诡异静谧的夜晚,虽然饥饿难耐,但它仍然选择了依偎在主人的身旁,警惕地保卫着主人。也许没有它的话,自己根本挺不到这个时候,可眼前的状况却让他不知所措。森突然感到了 自己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于是境况立即扭转:一个手无寸铁而且体力不支的人和一条有锋利牙齿并且饥饿不堪的狗,狗优势显然。森的眼睛湿润了,凝视着往日与他忠诚相伴的爱犬。雪撬犬没有放过丝毫机会,起身将森扑倒。森立时感到了无比的绝望,他甚至能感到犬从喉咙里吐出的热气还有它舌尖上的腥味。但惊人的事情发生了,等待森的不是钻心的疼痛和喷涌的热血,却是爱犬用舌头舔着他的脖子,以温暖他冻僵的血管。就在一人一犬互相依偎的几小时后,救援队伍找到了他们。

④森在生死时刻抛弃了砍刀,雪撬犬最终没有选择背叛,两个生命都获得了拯救。如果故事的结局是相反的,雷撬犬背叛了它的主人,森背叛了他的本性,那么救援人员找到的将无疑是两具冒着热血的尸体。

⑤很多时候我们身边的人像雪撬犬一样不得不背叛。当我们面对这种背叛时,是选择杀戮还是宽恕,一念之间也许天差地别,决定生死。关键在于是否背叛了自己的心灵。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依据选文的情节,用简洁的语言填空。(2分)

森陷入困境 犬相助相伴——>          ——>         ——>犬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

2.第①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3.第③段中“森将手中的刀使劲抛向远方”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4.第③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5.第⑤段运用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分)

6.请你结合生活实例,谈谈读过本文后的启示。(2分)

 

1.(l)犬兽性大发,森拔刀相对(2)森抛刀放弃,犬起身相扑(大意正确 可得分,每空2分,每点各1分) 2.写出了森意识到了雪撬犬因饥饿而表现出烦躁(1分),为下文雪撬犬兽性大发、背叛主人的情节作铺垫(埋下伏笔)。(1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3.森突然感到了自然的残忍,当忠诚的动物不得不选择背叛的时候,他宁愿选择宽容。(2分) 4.神态描写(1分〉,写出了森在临死之际对往日忠诚爱犬的不舍、牵挂,以及在生死关头对爱犬背叛的心痛、失望之情,亦有在残酷自然面前的无力或无奈。(2分,答出一点可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大意正确即可得分) 5.议论(1分),点明主旨或点明中心(1分) 6.结合实例(1分),谈出个人的感悟(感悟要围绕宽容、善念、善待他人等主题)。(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要到题目中给出的情节“森陷入困境 犬相助相伴” 和“犬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之间去去寻找答案,即锁定范围是二、三两段,从这两段的情节可以看出,先是人和犬对峙,后是人扔掉了刀子,狗放弃了狼性。题干中的“回归忠诚与森依偎获救”是三段的结尾处的概括,所以第二个空在概括时不要与此重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7分)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①闻之,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②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③。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④;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尤病诸⑤。”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注]①仆:对自己的谦称。②蹴然:吃惊不安的样子。③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④吾志益下:我的心志越在于下层。⑤尧,舜其尤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特别担心做不到呢。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必先其心志  (       )

(2)入则无法家士(       )

(3)仆之        (       )

(4)官大者,主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1分)

A.故天将降大任于人也不知木兰女郎

B.舜发于畎亩中此谓也

C.所以动心忍性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D.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孙叔敖曰:不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1)人恒过然后能改。

(2)可以免于患乎?

4.阅读甲乙两文后,回答下面问题。(2分)

(1)甲文中,列举舜、孙叔敖等人的事例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2)乙文中,孙叔敖所持的观点与甲文中哪句话意思相近?

 

查看答案

诗歌默写填空(10分)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

2.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3.                                。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4.足蒸暑土气,_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

5.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青树翠蔓,                ,参差披拂。(《小石潭记》)

7.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温庭筠《望江南》

8.《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中心论点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1分)

A.京沪高铁是我国“十一五”期间,将建的众多铁路专线中最主要的一条,以后京广、京哈、沈达、陇海线也将相继建设。

B.意想不到的微笑,在童老师的眼底一闪:“好,问得好,这说明你们已经掌握这些知识了。”

C.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D.人生百年,是为个人的名利而苦苦钻营?还是为国家振兴、民族强盛而不懈奋斗?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1分)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

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

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

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2分)

这个人干瘦,驼背,面色雪白,留两给黑胡子,眼镜底下闪着一对和蔼的眼睛。他少言寡语,不引人注意,每次叫他吃饭或者喝茶的时候,他总是相同的回答。这个人的绰号是“         ”,出自          的名著 。

A.好事情、高尔基

B.贝多芬罗曼罗兰

C.星期五、鲁滨逊

D.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