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曾叔卿,建昌①南丰人,巩②族兄也。家苦贫,...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曾叔卿,建昌①南丰人,巩②族兄也。家苦贫,即心存不欺。尝买西江陶器,欲贸易于北方,既而不果行③。有从之转售者,与之。既受直矣,问将何之,其人曰:“欲效君前策耳。”叔卿曰:“不可。吾闻北方新有灾馑,此物必不时泄④,故不以行。余岂宜不告以误子。”其人即取钱去。居乡介洁⑤,非所宜受,一介⑥不取。妻子困于饥寒,而拊庇孤茕⑦,唯恐失其意。起家进士,至著作佐郎。熙宁⑧中,卒。          (节选自《宋史》)

【注释】①建昌:郡名,今江西南昌一带。②巩: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③不果行:没有成行。④泄:畅销。⑤介洁:耿介高洁。⑥介: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⑦拊庇孤茕:安抚孤独者。拊,fǔ,同“抚”,安抚。茕,qióng,孤独,无依靠。⑧熙宁:北宋时宋神宗赵顼的年号。

1.用“/”给文中画横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2.解释句中划线词语。(3分)

(1)既受矣       (      )

(2)熙宁中,。(       )

(3)余岂宜不告以误(      )

3.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2分)

4.曾叔卿为什么要告诉对方“北方新有灾馑”呢?(2分)

5.文段是写曾叔卿的,为什么还要写妻子“拊庇孤茕”?(2分)

 

1.吾闻/北方新有灾馑 2.(1)通“值”,价钱 (2)去世(3)你 3.有人从他那里转卖,便(将陶器)给了那人。 4.因北方刚刚发生灾荒,那些瓷器在北方不好卖,曾叔卿不想让对方亏本。 5.作者从侧面衬托曾叔卿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君子风范。 【解析】 1. 试题分析:古文句子的朗读节奏可粗划可细划,粗划就把主谓部分划开即可,细划可各成分中几层意思划开,所谓大停顿小停顿之分。 考点:古文句子朗读节奏划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8分)

我是你的一道难题

那是上午十点十五分。校园内,一片书声琅琅。而我,却不在其中。

跟你说了一百八十遍,我不喜欢读书,也不是读书的料,可你偏不听,硬要逼着我来。没办法,我只好阳奉阴违,暗渡陈仓。

为了使我彻底摆脱网瘾,你黔驴技穷,竟然狠心克扣我的零花钱。于是,导致我现在虽然逃学在外,却无处可去。

没的说,那糟老头子肯定又给你打了电话。他生来就和我是对冤家,见不得我有半点自由。至于你,我更是想都不用想,就能在脑中刻画出你此刻面目狰狞的表情。

挂完电话,你和平常一样,急匆匆地丢下菜摊子,裹着油腻腻的大花围裙四处找我。网吧一个挨一个搜,马路一条接一条跑。

你绝对想不到,逃学后的我竟会躲在教学楼的围墙背后。最危险的地方才最安全。唉,我都忍不住暗自感谢,土里土气的你给我生了一个那么聪明的脑袋。

知子莫若母,这话,一点不假。我真没料到,你竟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我。

可怜,你寻到我的那一刻,我正躲在教学楼背后,靠着书包呼呼大睡。阳光遍地,四处草香,实在惹人心醉。

你杀猪般的咆哮,差点没让我在梦中就心肌梗死。你解下脏兮兮的围裙,拧成绳状,二话不说,便朝我劈头盖脸袭来。

你说你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放学的时候来。为了保命,我在人群里跑啊跑;而你,为了捉到我,就不顾一切地追啊追。追就追吧,你还舍不得搁下你的大花围裙。

你自己想想,一个一百六十多斤重的泼辣妇人,在校园里鬼哭狼嚎张牙舞爪地追着一个不过一百一十斤的消瘦少年又打又骂,成何体统?

好吧,我输了。因为,你又在风声呼呼的足球场上哭了。

我回过身来,看着你,不知所措。你像个孩子一样,坐在外围的跑道上,一面仰天大哭,一面伤心地诉说你一个妇道人家的不易。

我爸去得早。我知道,你的确不易。可你不易和我努力读书,没多大关系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又没说不养你。

行,你赢了。你唾沫横飞的叙述,再一次使我满怀愧疚。我提着书包,晃晃悠悠地朝你走去,蹲下身来,轻声安慰你。

在你的软硬兼施下,我没办法,只好臣服,答应你重回学堂,好好念书。

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

你哭天抹泪,好话说尽,差点给校长跪下,可他就是不愿收回成命。如果不是先前答应过你,我真想把手里的书包甩在他的脑袋上,而后拉着你,一走了之。

你跟着校长一路走啊走,求啊求。最后,铁石心肠的他还是把你拒之门外。

那夜,我躺在床上想了很多很多。其中,包括将来如何让你幸福。如何让你幸福呢?我真是没个谱儿。走出学校,踏进社会,我又没有一技之长,生存都是难事,更别说养你。

大雨下了整整一夜。

清早,我尚没起床,同桌就跑来砸门了。他气喘吁吁地说你病了,在校医务室里,高烧,四十度。

原来,昨天晚饭过后,你又去校长家门口了。为了让他改变主意,你无畏大雨滂沱,在教师宿舍的楼下站了整整一夜。

那老头,真的被你感动了。他决定撤销勒令退学的处分。

我刚跑进医务室,你就哭了。你拉着我的手说,宝啊,快谢谢校长,谢谢老师,你又可以回来读书了。

你看,你多不争气,又把我给弄哭了。你不知道么?我可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期末考试,作文是以难题为主线,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结果,我写了你。

因为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

(选自《宁波晚报》2011年9月18日,有改动)

1.第二段“阳奉阴违,暗渡陈仓”在文中具体指什么?(2分)

2.为什么说“对于你来说,我就是你人生中那一道解不开又放不下的难题”?(4分)

3.“可惜,这次实在不走运,学校已经做出了勒令退学的决定。”此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本文的叙述风格独具特色,请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分)

5.像“我”一样的“问题学生”,是困扰学校教育的一个难题。作为同学,你与其每天相处,你觉得应该如何帮助像“我”这样的“问题学生”?请你至少提出三条建设性意见。(4分,答两点得2分,答三点得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3分)

大雁塔如何“改斜归正”   (作者:杨彦)

“古塔十之九斜”,闻名遐迩的大雁塔也不例外。据了解,史料中关于大雁塔倾斜度的准确测量,最早始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当时测定大雁塔塔身向西偏北方向倾斜了198毫米;1941年,再次测定它已向西北倾斜了413毫米。由于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从1945年起大雁塔的倾斜速度开始加快;到1996年,大雁塔倾斜达到最大程度,经国家测绘单位实地测量,结果显示大雁塔倾斜已达1010.5毫米。

造成大雁塔加速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的过度抽取。测量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大雁塔的倾斜速度最快。这一时期,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西安市城市用水量也随之急剧增加,加之天气干旱,河流水量减少,大雁塔周围各大单位和居民吃水困难,就自己打井,无限制开采地下水。由于常年严重超采,使得西安市承压水位大幅度下降,引起地面大范围的不均匀沉降,危及大雁塔建筑,加速了大雁塔倾斜下沉。

从1997年起,大雁塔塔身开始停止倾斜,缓慢回弹复位。目前,大雁塔塔身倾斜已不到1000毫米,拉平了看,平均每年回弹约1毫米。

这是什么原因呢?据了解,陕西省启动了黑河引水工程,以缓解西安市城市用水压力。同时,基于对大雁塔倾斜原因的分析,西安市政府对大雁塔周边400多口自备井实施了封井措施,加大了地下水回灌力度,将地表水注入地下含水层,以增加地下水储量。

记者从西安市水务局了解到,西安市已经建成6个地下水回灌示范点,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6个地下水回灌示范点已累计回灌地下水量37.73万立方米,其中2011年1至6月份回灌量16.91万立方米。该市水资源利用技术服务中心提供的信息显示:“位于大雁塔回灌区域的中核262厂回灌井,地下水位埋深平均抬升2.11米;长安大学回灌区域水位埋深也平均抬升2.04米。小区域地下水位抬升对地下水位恢复和地下水环境修复起到了积极作用,尤其对已发生倾斜的大雁塔起到了积极的校正作用。”

回灌地下水只是“扶正”大雁塔的一个办法,多年来对大雁塔自身的保护治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介绍,紧挨着大雁塔塔座东、西、北三面原本种植着大片松树和草皮,在西边和北边还修建了很高的围墙。树和草都要浇水,而那半圈的围墙让积水不能及时排走,这使塔座经常处在一个潮湿的环境里,不利于塔的稳定。1997年,大雁塔保管所工作人员拆了墙,拔了草,把树移走,向外扩展10来米,对塔座周围进行了散水处理,并铺设了排水管道,这样,改变了塔座的微环境,使其保持相对干燥。

2000年,大雁塔保管所还对大雁塔塔顶、塔檐、塔座进行了专业的防渗处理,以减少水对塔的侵蚀。同时,在大雁塔的南北两侧打了两口探测井监测地下水位,每月观测一次,掌握水位变化,并与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合作,每年4月和10月对大雁塔周围地面沉降情况进行监测,并对大雁塔振动情况24小时进行监测,确保大雁塔安全。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8月8日,有删改)

1.请概括大雁塔能“改斜归正”的原因。(至少概括四点)(4分)

2.请解释“改斜归正”在本文中的含义。(2分)

3.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链接材料:据央视报道,在极度缺水的河北,有不少高尔夫球场无节制地超采地下水。这些高尔夫球场准备一个明井,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而另外的井被称为暗井,所抽取的地下水是不花钱的。河北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官员表示,深层地下水几乎不能恢复,恢复的年份往往以万年为单位。

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提供的信息发表你的感想。(4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7分)

下面是某班的一次以“国庆”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找出与“庆国庆”对联的上联“昌盛时代,山水腾跃诗画里”最匹配的下联(2分)                                 (     )

A.万民共庆,欢颂祖国万年春

B.大兴年头,人民欢笑歌舞中

C.继往开来,华夏儿女更风流

D.万民共庆,欢颂祖国万年春

2.李姐国庆长假期间到外地旅游,碰到哭笑不得的事,请你帮她解围。(2分)

李姐:“同志,你们餐馆的大米稀饭咋这么稀?价格反而比白饭还贵了呢?”

服务员:“俗话说得好,‘物以稀为贵’嘛。”

李姐:                                                    

3.下面是国庆期间关于参观故宫的一则消息:

故宫自2012年9月20日起在网上预售门票,决定国庆长假每日限流8万人。10月2日,故宫共接待了12.78万名游客,其中,网上预售门票预售量为13242张。10月3日一天共接待11.96万人。由于游客太多,故宫最终没能坚持一天8万人的限流,没有硬性停止售票,而是采取单向参观,增开应急通道,将午门5扇大门全部打开等措施,力保参观路线基本畅通。

读完以上材料,请就某一点发表你的感想或建议。(3分)

 

查看答案

写作(60分)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那一刻,我懂了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2)不要总以为远方才有风景,其实风景无处不在。我们往往在行色匆匆中错过许多动人的风景,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欣赏,就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在我们身边。请你以“风景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②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③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④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选文,然后回答题目。(20分)

囧、槑、燚

晋由

⑴网络,已成了语言的兴奋区。正是应了一句话: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网上语言常常灵光闪烁,生气淋漓,不时有惊人之笔——

⑵比如“囧”字,搁在两年以前,有几人能识得这个汉字?殊不知它倒是古已有之,属汉字中的元老辈。这是一个典型的象形字,外面是窗框,里面是窗棂。它的本义是窗户透明,后来引申指明亮,读音为jiǒng。也许因为显得比较另类的缘故,这个字并没有得到广泛运用,最终成了一个死字。在现代汉语作品中,几乎没有留下“囧”字的任何踪迹。

⑶令人惊讶的是,网民们就像考古工作者一样,从茫茫字海中,挖掘出了“囧”字。他们左看右看,发觉“囧”字颇似人的头像:四方脸,大嘴巴,中间一对眉毛,由上往下耷拉着,一副苦恼相。经过这样一番“看图识字”,“囧”字的新义油然而生:尴尬、郁闷、苦恼、伤心……一言以蔽之,囧者,窘也。北京奥运会上,美国射击运动员马修埃蒙斯一路领先,最后一枪竟打出个不可思议的4.4环,到手的金牌不翼而飞,记者称他为“最囧的人”。如今,这个“囧”字从网络走向平面媒体,据说已成了汉字中最“牛”的字,正风光着哩。

⑷如果说“囧”字是起死回生的话,那么“槑”字则是变废为宝。一般人见到“槑”字,难免会愣上一愣,其实它就是“梅花”的“梅”,是一个异体字,读音、意义和“梅”完全一样。清人龚自珍的《病梅馆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另一种写法就是《病槑馆记》孔乙己懂得“回”字有四种写法,可是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徒增学习的负担和阅读的障碍而已。 1995年12月22日,文字改革部门发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其中就包括“梅”字的两个异体字——“楳”和“槑”。可见,“槑”是文件明确规定的“停止使用”的废字。

⑸可网民们并没有对废字不屑一顾。他们寻寻觅觅,寻寻觅觅,终于邂逅这个“槑”字,并且发现了它的妙处:由两个“呆”字组成。“呆”就是傻呀,一个“呆”字已经够受,“槑”竟有两个“呆”字,呆上加呆,呆的平方,这不是傻到家了吗?自从发现了这个秘密,“槑”字顿时身价百倍,东山再起。朋友打趣,可以用“槑”,“你别犯槑了”成了一句口头语;评价事物,可以用“槑”,“最槑的提问”“最槑的方案”之类随处可见。“槑”和“囧”一样交了好运,“一跤跌到青云里”。

⑹最近又有一个“燚”字,在网民中开始流传,大有风行之势。这显然又是一个冷字,但网民们自有办法化冷为热。在汉字中,一个“火”字,指物体燃烧时发出的光焰;两个火字的“炎”,指天气酷热,《水浒》中便有“赤日炎炎似火烧”的句子;三个火字的“焱”,读音为yàn,指炫目的火光,常用于人名;四个火字的“燚”,读音为yì,指热焰升腾的样子。火势容易让人产生联想,从中又引申人气高涨,事业兴隆的意思。从“火”到“炎”,从“炎”到“焱”,从“焱”到“燚”,火头越来越高,火势越来越旺,于是,网民便用“燚”来形容繁荣兴盛的景象。

⑺网民们勤于捕捉,善于联想,敢于出新,在主观上也许是玩文字游戏,客观上却激活了汉字的潜能,让古老的汉字焕发出了时尚色彩。关注汉语发展的人,理应关注网络语言生活。

1.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3分)

2.选文第⑵段画线句子中加点的词“也许”能否删掉?为什么?(3分)

3.结合文章内容填写下表。(6分)

哪些字成为网民们捕捉的对象

网民们常用的激活汉字的方法

死字

B

A

变废为宝

冷字

C

4.选文第⑶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下列各项中对选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现代汉语作品中,几乎没有留下“囧”字的任何踪迹。

B.“槑”字从网络走向平面媒体,据说已成为汉字中最“牛”的字。

C.网民们开始对废字不屑一顾,他们放弃寻觅。

D.作者认为网民们的语言联想是一种倒退,不利于汉语发展。

6.如果让你创新,你想创造一个什么网络词语?其新意是什么?(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