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成公主进藏(9分) 文成公主出发到吐蕃去了。她带去了各种庄稼的种子,带去了牛羊...

文成公主进藏(9分)

文成公主出发到吐蕃去了。她带去了各种庄稼的种子,带去了牛羊和鸡鸭,还带去了许多工匠。传说临行时,唐朝皇帝怕文成公主到那里后想念家乡,便叫工匠制作了两面能照见内地风光的日月宝镜,送给公主。文成公主来到了青海,前方是广阔的草原,帐篷点点,牛羊成群。她取出日月宝镜一看,镜子里出现了长安的热闹情景,她伤心地哭了。但是她又想到自己的使命是伟大而神圣的,于是毅然将日月宝镜扔到草原上,向西进入了吐蕃。据说,日月宝镜很快变成了两座大山,就是现在的日月山。

就这样,文成公主和她的随从们,跨过了一条条大河,翻过了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分)

使命:                                      

毅然:                                       

2.文成公主来到了青海,看到了怎样的景象?(请用原文回答)(2分)

                                                                  

                                                                

3.文成公主进藏的旅途艰难吗?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2分)

                                                           

4.文成公主为什么要扔掉日月宝镜?你能想象一下她当时的心情吗?(3分)

                                                                

                                                                  

 

1.使命:出使的任务。毅然:坚定的样子。 2.前方是广阔的草原,帐篷点点,牛羊成群。 3.跨过了一条条大河,翻过了一座座高山,走了一程又一程,终于来到了拉萨。 4.为了完成伟大而神圣的使命\心情:沉重、留恋、伤心 【解析】 1.试题分析:可直接理解词语意思,可根据文段内容来理解。文成公主是被唐王朝送到吐蕃去“和亲”的,肩负唐王朝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的重任,所以是“使命”,文成公主更是意识到自己的使命关乎唐王朝的利益,所以甘愿牺牲个人的利益,“毅然”自然就表现了她此时的决心。 考点:词语含义理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题目(13分)

太丘与友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对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反。

B.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陈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表示好感)。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2.解释文中划线的词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A.期(日期) 去(离开) 委(委托) 信(信用)

B.期(约定日期) 去(离开) 委(舍弃)信(信用)

C.期(日期)去(到……去)委(舍弃) 信(相信)

D.友人期(约定日期)去(去往)委(委托)信(相信)

3.指出以下称呼所指代的对象    (3分)

(1)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尊君:           

(2)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君:        家君:                         

4.对这段短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   (2分)

A.陈元方反驳友人,可见他明白事理,聪明机智。

B.友人迟到在先,责骂陈太丘在后,可见友人既是个“无信”又“无礼”的人。

C.陈太丘不与友人打招呼就独自上路,陈太丘不讲信用。

D.陈元方的言行可看出,其父陈太丘应是个守信懂礼的人。

5.翻译句子(2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6.通过学习这则故事你受到哪些启发?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完成题目(17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①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②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③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找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④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间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抚摸着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了注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顺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路的尽头有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请给文中划线字注音。(4分)

(  ) 一时(   ) 波光粼(  )  (   )下

2.请给文中①——④处选出一组恰当的词语(   )(2分)

A.取决  高大  强壮  决定

B.决定  强壮  高大  取决

C.取决  强壮  高大  决定

D.决定  高大  强壮  取决

3.第二段,对“我”主要用的描写方法是(   )(2分)

A.语言  动作

B.心理  语言

C.环境  动作

D.景物 心理

4.一家人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分歧”是什么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分歧?(3分)

                                     

                                    

5.“我”与“妻子”的动作都是“蹲下来”“背起了”“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但含义是否相同呢?为什么?(3分)

                                                                         

                                                                             

6.你怎样理解文中“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所包含的意义?(3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填空(6分)

1.学而不思则罔,                 (1分)

2.《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分)

3.                     ,江春入旧年。(1分)                 

4.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1分)

5.夕阳西下,                          (1分)

6.                 ,浅草才能没马蹄。(1分)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两个例句,用恰当的词语完成两个句子,要求前后语意关联。(4分)

例句:⑴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⑵钱可以买到书本,但不一定能买到智慧。

⑴钱可以买到                                    

但不一定能买到                                 。

⑵钱可以买到                                  ,

但不一定能买到                                 。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所用的说明方法的序号填入括号。(3分)

A.打比方

B.作比较

C.列数字

D.下定义 E、举例子

(1)、每年地球上空会出现31亿多次闪电,平均每秒钟100次。(    )

(2)、云就像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3)、天空中的云大多很美丽,如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等等。(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