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选择合适的短语填空。(4分) 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_____地写...

选择合适的短语填空。(4分)

学习语文,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字要_____地写,话要_____地说,课文要_____地读,练习要_____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

A.仔仔细细

B.规规矩矩

C.清清楚楚

D.踏踏实实

 

B C A D 【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注意被陈述的对象和相关的行为,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动作行为,不同的动作行为,用不同的修饰语,再理解所选词语的意思。“规规矩矩”指字写得要“工整”,“清清楚楚”指说话不得“含糊其辞”,“仔仔细细”指“读”得要“认真仔细”,“踏踏实实”指做练习要“静心”完成,不可偷工减料。 考点:词语识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用正楷字抄写“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诗名句(4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题目:心里美滋滋的

要求: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查看答案

深层阅读赏析(共17分)

永 不 录 用

朱 晖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了。”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弃,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学校还愿意要呀。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出珍藏多年的老酒。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                         (摘自《辽宁青年》2009年第3期A版,有改动)

1.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③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2.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泪”的内涵。(4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不少于50字。(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

(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乙)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②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秦始皇帝游会稽③,渡浙江④,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⑤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梁、籍起兵会稽。

注:①项籍:即项羽。②项梁:项羽的叔父。③会稽:今浙江省绍兴东南一带。④浙江:指钱塘江。⑤族:灭族,全族被杀光。

1.解释下列划线的实词(4分)

①尝与人佣耕_______________ ②梁以此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耕之垄上________________④剑一人,不足学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出下列划线词含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3分)

A.①辍耕垄上②送杜少府任蜀州

B.①陈胜,阳城人也②闻为悲伤 (《观刈麦》)

C.①佣者笑应曰②饮少辄醉,年又最高

D.①梁此奇籍②大易小,甚善。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苟富贵,无相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最能体现陈涉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乙)中最能体现项羽少有大志的句子是                                     。(2分)

5.(乙)文中划线句子最能证明陈涉所说的下面的哪一句话?(     )(2分)

A.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B.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查看答案

我国湖泊数量锐减 生物多样性显著下降

2011年,在科技部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支持下,由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牵头,我国进行了第二次湖泊治理调查。这也是我国首次设立以掌握我国主要湖泊现状、完善中国湖泊数据为目的的重大项目。

调查数据表明,近30年来,长江流域消失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湖泊有96个,近50年来我国消失的面积大于I平方公里的湖泊多达243个。

以2005年和2006年为基准年,有关部门对湖泊数量、面积和分布现状进行遥感调查,并开展了面积大于I0平方公里主要淡水湖泊的水量、水质和水生资源系统调查。

调查表明.我国湖泊总体变化态势为,北方和西北千早区期泊水位下降,盐碱化萎缩现象严重,青藏高原湖区湖泊水黄与湖面波动剧烈,云贵高原湖泊生物多样性下降,水质降低明显,东部平原湖泊调蓄能力下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湖泊的变化给生物多祥性也带来了重大影响。

最具代表性的是,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受外来物种入侵、江湖阻隔和过捕滥捞等因素影响而濒危。

又如,滇池在20世纪50年代记裁有土著鱼类26种,列2000年后分布于湖体的仅有4种,在2007-2010年的两次调查中仅发现I种。同样,在云南的泸沽湖,原来有4种土著鱼类,但引进外来鱼类后,在2007-2008年两次调查中仅发现l种。据调查数据对比分析,作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的太湖,鱼类资源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106种下降到目前的60-70种、洄游性鱼类几乎绝迹。

水生植物多样性也显著下降。以滇池为例,20世纪50年代记载水生植物有100余种,最近的两次调查仅发现19种,约80%的种类消失。其余湖泊水生植物种类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减少。

如今,人们主要通过控制陆源污染、湖泊底泥清淤、调水引流和生态修复等措施来治理湖泊环境。但更为重要的是,对湖泊治理需要科学和长远的认识,需要短期治标和长期治本相结合,在逐步控制流域点源与面源污染问题后,从流城整体角度对湖泊——流城实施一体化综合管理。

(摘自2012年1月15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2分〕除了列数字外,本文还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2. (2分)文中“调查表明”和“调查数据表明”是不是多余的?说出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2分)长江流域多数湖泊土著鱼类濒危,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