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选项中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你尽可流动明...

下列选项中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一组是(   )(2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1)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2)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3)文学是一幅意境深远的中国画    (4)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1)(3)(4)(2)

B.(4)(3)(2)(1)

C.(3)(4)(1)(2)

D.(2)(1)(3)(4)

 

C 【解析】 试题分析:A B D三项均不恰当。整体阅读可知,该语段阐述文学的价值,运用比喻的手法描述,要求所填的内容必须吻合前后句和整个语段的中心。“白云蓝天,飞流激湍”符合中国画的特点,可观赏;“莺歌燕舞,春水潺潺”符合古曲的特点,可倾听;“牡丹、黄菊”符合百花园的特点,可游玩,颐养身心;“自娱、深尝”的内容则符合品茶的特点,可回味。所以C最为恰当。 考点:本题考查运用语文知识准确、连贯地表达,此为句子排序,属嵌入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一天,在树下拾得一只病蝉,透明的翅收liǎn (    )了,身躯微微颤(   ) 抖, 没有声响.它就是曾知知不休地在树上过日子的小东西.那么小,却那么响,竟响chè(       )一个夏天!曾这样问:何必聒聒(     )?那只不过是夏天罢了!

 

查看答案

文言文阅读

塞翁失马(13分)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塞翁失马》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这部作品是由西汉淮南王组织文人编著的。题目“塞翁失马”至今已成为成语,常与________________连用。(3分)

2.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马无故亡而入胡    亡          

数月   居        

其马胡骏马而归  将          

死者十九 十九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此何遽不为福乎?

丁壮者引弦而战。

4.写出本则寓言的寓意。(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平分生命(11分)

①男孩与他的妹妹相依为命。父母早逝,她是他唯一的亲人。所以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

②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在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

③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的血型和妹妹相符。问男孩是否勇敢,是否有勇气承受抽血时的疼痛。男孩开始犹豫,10岁的大脑经过一番思考,终于点了点头。

④抽血时,男孩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声音颤抖地问:“医生,我还能活多长时间?”

⑤医生正想笑男孩的无知,但转念间又震撼了:在男孩10岁的大脑中,他认为输血会失去生命,但他仍然肯输血给妹妹。在那一瞬间,男孩所作出的决定是付出了一生的勇敢,并下定了死亡的决心。

⑥医生的手心渗出汗,他紧握着男孩的手说:“放心吧,你不会死的。输血不会丢掉生命。”

男孩眼中放出了光彩:“真的?那我还能活多少年?”

⑧医生微笑着,充满爱心地说:“你能活到100岁,小伙子,你很健康!”男孩高兴得又蹦又跳。他确认自己真的没事时,就又挽起胳膊,刚才被抽血的胳膊,昂起头,郑重其事地对医生说:“那就把我的血抽一半给妹妹吧,我们两个每人活50年!”

⑨所有的人都哭了,这不是孩子无心的承诺,这是人类最无私最纯真的诺言。

1.从全文看,“男孩爱妹妹胜过爱自己”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请概括回答。(3分)

2.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男孩”眼中为什么会“放出光彩”?(3分)

3.文中的“男孩”具有怎样的品质?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4.第③段中说,男孩“经过一番思考”。根据上下文,发挥合理想像,具体描写男孩的“一番思考”。不超过100字。(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请仿照例子,用自己的话写出至少三个童话或寓言故事的主人公。

为爱牺牲的海的女儿                                           

 

查看答案

在下列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使之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2分)

人生不在于成就了多大的事业,而在于做好了什么。所以,见到茂密的森林,你只要无愧地做其中挺拔的一棵;                    ,                      ;

见到无垠的蓝天,你只求无愧地做云朵中祥和的一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