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不责僮婢(节选)(9分)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

不责僮婢(节选)(9分)

唐临性宽仁,多恕。尝欲吊丧,令家僮归取白衫,僮乃误持馀衣,惧未敢进。临察之,谓曰:“今日气逆,不宜哀泣,向取白衫且止。”又令煮药,不精,潜觉其故,乃谓曰:“今日阴晦,不宜服药,可弃之。”终不扬其过也。

阳城尝绝粮,遣奴求米。奴以米易酒,醉卧于路。城迎之,奴未醒,乃负以归。及奴觉,谢罪。城曰:“寒而饮,何害也!”                          (选自冯梦龙《古今谭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取白衫且止               (2)觉其故      

(3)奴以米                  (4)乃以归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终不扬其过也。

3.你赞同唐临、阳城的做法吗?为什么?(3分)

 

1.(1)先前,原先(刚才) (2)暗中 (3)交换(4)背 2.(唐临)始终没有张扬家僮的过错。(2分,意对即可) 3.示例1:赞同,他们二人为人宽厚,善于待下,这是一种美德。示例2:不赞同,他们的做法,是对下属的纵容,容易导致下属再次犯错。(3分,根据表达,酌情给分) 【解析】 1.试题分析:“向、易”在文言文中意思固定。“负、潜”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有相通之处,根据语境也可译出来。“负”译为“背”,“潜”译为“暗中、暗地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作文(60分)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危险。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出的代价是整个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问。

“那原则就是你刚才说的。”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出代价,钓钩可能就藏在里面。”

理解这则寓言的思想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以“面对诱惑”为题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A、盗(     )

B、叶相似(         )

C、吏二缚一人王(     )

D、圣人非所与也(        )

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2.选择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组(   )(3分)

A.晏子将使楚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B.所以然者何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C.齐人善盗乎国不以山溪之险

D.寡人反取病三人行必有我师

3.晏子采用什么办法让楚王自取其辱,甘拜下风的,请分析。(3分)

 

查看答案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解释划线词的意思:(4分)

A.先帝不以臣卑鄙                        B.以彰其

C.尔来二十一年矣                      D.庶竭驽钝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选择下面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先帝不臣卑鄙咨臣当世之事

B.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则治臣之罪

C.受任败军之际还旧都

D.以诹善道臣以当世之事

4.请你归纳选段的具体内容,并说说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 (6分)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词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2分)

2.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4分)

 

查看答案

乌镇梦   吴玄

① 我到达的时候,是清晨,站在秋日的朔风里,我瑟瑟发抖。乌镇有一种幽冷暗香的气质。让人一踏上这块土地,便不禁于朦胧中梦一般走着。

②茅盾的故居依然泛着古朴的香气,人们纷至沓来,把主人的影像踩得更加模糊摇曳,又更加恢宏响亮。相传这宅院是先生用于《子夜》的稿酬所建,这部让作者自己贬评为“半瘫痪”的小说曾影响了一代人的思想,而今在见此瑰宝遗物的开支散叶,抬眼中见主人旧像,目光越发温和可亲。

③“林家铺子”就在斜对面,三白酒、杭白菊,姑嫂饼、蓝印花布展示着传统的韵味,也张罗着现代的商品。嗅着文化气息而来的人啊,在镁光灯的闪烁中,是否有时间遥想起这里的进士举人先哲们的思索?

④铺子对面是一堵老墙,中间不过三四步,空间逼仄,我只能在铺子对面挨墙用微微惊蛰的姿势僵立着。在没有阳光的光线下眯起眼睛。相机捕捉不到任何灵气,除了人,还是人。这样的场景中,脑中竟幽幽地叹出一句:林小姐芳踪何在?

⑤物化的东西总是让人心痛。所以大部分时间我总是选择在那些保留尚完全的小巷和弄堂中徘徊。是什么在喧嚣中静下来?是眼前那片萎黄飘落的叶子的梵歌?是蓝印花布染出的韵味、大东街记忆的酒香?还是“小桥流水人家”的忽然入定入画?

⑥风景在这里却有曼妙之处。乌镇百步一桥,鼓楼雕花栏木还不见腐朽之气,身前落叶印在淡绿的荷面上,船儿被风拖着轻轻碾过。那人家多为勤劳的水乡儿女,借着宝地的生意人当然不少,但你一路走下去,看木格子窗撑开在那里,看雕花栅门半掩在那里,编草鞋呀,绣花呀,翻丝棉棉袄呀,做纸伞呀,一路的风景。那些花甲老婆婆在用古老的织机纺纱的场景简直就是一首落在时空夹缝中的歌!歌声中忘了自己的存在。

⑦ 一木之隔,幽湿且流动的中午的光线美轮美奂,亘古久远;楼梯口的香味随着一个上菜的女子一路飘过来,那是个典型的南方水乡女子,穿着蓝印花衣,身姿透着纤细、柔弱的美。蓝色衣角惊鸿一瞥,勾起人对上个时代江南女子的所有美丽想象。蓝印花布,江南最普通的布料,却贯穿了旧式江南女孩的一生美丽的情结。

⑧想起唐诗里的江南,九岁时采桑叶于其中捉蝴蝶于其中的江南,想起一个诗人的表妹身穿窈窕的蓝印花布衣裳,上身是短短的小袄,大脚口的七分裤,连裤也是蓝色印花娇俏样子,想起她衣襟上别着一枝梅花采桑叶的美好样子。在历史的世界里邀游,有些陈旧、隐秘和檀香古色的朦胧。自己也就入画了,只有背景无意义地歇在白纸里呻吟。我的画板支着,白纸里还有白纸。

⑨地上的落叶堆积,其实哪里的落叶到了秋天还不是一样?却依然固执地拾起一枚端详,有几抹萧瑟的暗黄,叶脉沧桑地深红着。丢入河中,不见一丝涟漪,却蓦然看到一个婆娑的树影早已端坐水中。

⑩ 有些思想不能停滞,怀古伤今过于沉沦也是一种疾病。继续走出去,窄窄的街道是那样的幽深,沙灯样式的古灯沉默地看着川流的人群。嘈杂的世界里,我用心去倾听青石板上发出的自己的脚步声。

傍晚,转程去杭州的时候去乌镇站买票,车票居然售空,下一班要等上3个小时。苦笑颓然,想起修贞观山门两旁挂着一副楹联:“人有千算,天则一算”。人世间的事情,本就瞬息万变。

来来去去,都只是一种漂泊的旅程,而追寻的尽头,只是一种文化的缩影。这是一个梦——一个必须亲自抵达才能感知才能无憾的梦。这个梦是我爱着并深深眷恋着的,但是必须离开,离开也许是思念和记忆中的一种最美的样子。

1.作者在乌镇都看到了什么?请分点概括。  (3分)

2.文章以时间为线索,在空间中穿行,时空结合,错落有致。请按照提示填空(3分)

时间的变化:  (   ) →   (   ) →   (    )

游镇的踪迹:  (    ) →   (    ) →   (    )

3.阅读第(8)自然段,说说作者在乌镇都梦到了什么?文题有哪几层含义?  (3分)

4.以下两题任选其一,说说你的看法。  (3分)

(1)第六段中的“曼妙之处”指什么?

(2)第二段中的“恢宏响亮”一词用得好不好?说明理由。

5.“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彩。”乌镇在作者眼中、心中都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请将作者由本文传达的思想概括出来。(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