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

(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节选自《曹刿论战》)

(乙)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馀,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

①宋公:即宋襄公,宋国国君。②期:约定时日。③泓:水名,今河南柘城西。④济:过河。⑤有司: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这里指宋国的子鱼。⑥迨:趁着。⑦既:尽,完了。⑧陈:通“阵”,这里是摆好战斗队列的意思。

1.下列句子中的“于”与例句中的“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

A.骈死槽枥之间(《马说》)

B.行者休树(《醉翁亭记》)

C.未尝不叹息痛恨桓、灵也(《出师表》)

D.能谤讥市朝(《邹忌讽齐王纳谏》)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

3.有人说鲁庄公“鄙”,也有人说“不鄙”。你同意哪种说法?请简述理由。(2分)

4.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后,你认为宋国大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1.答案:C 2.答案: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河的时候就攻打他们。 3.答案:此题为开放性题目,结合选文或全文内容作答,理由充分即可。 4.答案:宋襄公没有听取有司的正确意见,没有把握有利的战机。 【解析】 1. 试题分析:虽都是介词,但有所不同。ABD三项均为介出所处,可译为“在”;C项为介出对象,可译为“对”。 考点:古文一词多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4分)

木芙蓉

南宋?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1.诗的一、二句写出了“木芙蓉”怎样的特点?(2分)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作简要赏析。(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5分)

中国的“老玩意儿”既是历史的见证,又是文化的沉淀。为了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学校组织同学们参与以“走近中国的‘老玩意儿’”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某小组同学搜集到的资料。

材料一 中国的年画色彩鲜艳,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年画,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 中国各地的灯彩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灯彩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请你围绕“中国的‘老玩意儿’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2分)

2.活动过程中,同桌小明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本组的研究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大家推荐他在全班展示学习成果,胆小的他却反复推辞。你鼓励他说:“                               。”小明终于点了点头。(3分)

 

查看答案

填空。(5分)

1.李清照《武陵春》中表达“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意思的句子是:“                                。”

2.公交司机吴斌在生死关头,用生命保证了乘客的安全。他的事迹感天动地,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内外两方面阐明国家走向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

4.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渴望为朝廷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

5.《曹刿论战》中能够体现“取信于民”的观点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你以为我是机器而没有感情吗?你以为我穷、低微、矮小、不美,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心灵和你一样,我的心也和你完全一样,……我们站在上帝的面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的。”

以上这段文字出自是英国作家           的《       》,这段文字表现了女主人公                                     的性格。

 

查看答案

请用简明的语言介绍下边这幅图的画面及其含义,至少使用一个成语。(3分)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