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不吸烟的007 韩松落 ①在最新的两部“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都是不抽烟的...

不吸烟的007

韩松落

①在最新的两部“007”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都是不抽烟的,但此前二十部“007”电影中的詹姆斯·邦德,都以老烟鬼形象出现。那么,詹姆斯·邦德是怎么戒了烟的?

②事实上,詹姆斯·邦德的戒烟,不只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世界对于吸烟态度转换的一个缩影。

③烟草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墨西哥的玛雅人神殿壁画上,可以看见吸烟的画面,在美洲的印第安人洞穴遗迹里,有烟草和烟斗的遗物。而1558年,航海水手们将烟草种子带回葡萄牙,随后传遍欧洲。1612年,英国殖民官员约翰?罗尔夫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大面积种植烟草,并开始做烟草贸易。烟草以一种能够带来愉悦感受的植物的姿态,深入人类生活,有段时间,人们甚至认为,它能够治病和疗伤。

④而电影出现后,香烟迅速作为一项带着时尚印记的物件,进入电影之中,和电影展开大半个世纪的纠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好莱坞电影里,吸烟是顶时髦的一件事。女演员在电影中施展魅力的手段之一,就是架上一支香烟,将自己半掩在烟雾里;对于男演员,抽烟更是当仁不让的阳刚道具,比如克拉克·盖博如果没有在烟雾中眯起眼睛,他的诙谐圆润,多少也要打个折扣。

⑤但此时,对烟草来说,它的麻烦渐渐来了。

⑥1954年,英国皇家医学会发表报告,将吸烟与肺癌联系起来,随后,民间组织开始对美国公共健康服务部施加压力。1961年6月,志愿者健康组织美国肺协会和美国心脏协会,建议肯尼迪总统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1964年,在七千篇论文的基础上,美国卫生部把香烟定为“杀人凶犯”,呼吁“立即采取行动”。而卫生部长本人,也在报告出台前,把香烟换成烟斗,他说:“我越来越相信香烟有害。坦率地说,我没有给美国人民树立一个好榜样。”至此,十六世纪烟草入欧以来,吸烟是否有害健康的争论,总算有了初步结论。

⑦不过,吸烟即便有害健康,害的也是自己,仍有“好汉做事好汉当”的气概,旁人似乎也干涉不得。七十年代,转折出现了,1974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被动吸烟”的概念。1986年,美国卫生部声明,二手烟也会致癌,吸烟者的形象就此跌至谷底。第二年,有关国际组织将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后来又改到5月31日,这可是儿童节的前一天啊!用心何其明白。

⑧影视剧里的吸烟镜头开始岌岌可危。不断有数据表明,模仿影视剧人物吸烟,是影响青少年吸烟的重要因素,一个基金会的研究结果说明,经常在电影中看见吸烟镜头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会增加三倍。2007年,在烟草公司和烟民与烟控组织明争暗斗二十年后,美国电影协会宣布,他们会根据一部电影中,吸烟镜头是否普遍、是否美化吸烟等原因,决定一部电影是否会被定为“限制级”。迪斯尼随后作出响应,并声称,从此以后,迪斯尼的影片中将不再出现吸烟镜头。

⑨这种背景下,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2006年,电影《晚安,好运》入围第78届奥斯卡,并获得六项提名后,却因为其中的六十七次吸烟镜头受到指责,最后,未能在重要奖项上折桂。连电影演员在电影之外的吸烟,也成为公众讨伐的对象。2009年1月,哈利·波特的扮演者丹尼尔·雷德克里弗被媒体拍到“哈利”始终烟不离手的样子,以及报道中对他每天抽烟二十支的描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人们认为,一个以魔幻电影成名的青少年偶像,是不应该这样高调地抽烟的。

⑩梁文道说得好,之所以取消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就是要用这种有意的倡导,给人们这样一个印象:吸烟是不正常的。

⑾虽然有例外,但对吸烟有害的共识已经形成,大势已经无法挽回,于是,老烟鬼詹姆斯·邦德也不得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不但不抽烟,车上还有禁烟指示牌,而从詹姆斯·邦德的吸烟到不吸烟,隐约折射出将近一个世纪的新禁烟史。

(选自2012第10期《青年文摘》有删节)

1.请逐条概述人们对电影中吸烟镜头的认识变化过程。(3分)

2.第⑦小节说,有关国际组织将每年“世界无烟日”改到5月31日,“用心何其明白”。请你根据上下文说说他们有什么用心。(3分)

3.第⑨节中所举的两个例子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分)

4.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③小节说,在墨西哥的玛雅人神殿壁画上可看见吸烟的画面,表明从玛雅人开始就进行了烟草的种植和贸易,说明了烟草历史悠久。

B.第⑤小节说“烟草的麻烦渐渐来了”,“渐渐”一词说明人们对于吸烟态度转换有一个过程,最后才形成共识。

C.第⑥肯尼迪总统设立专门委员会研究吸烟与健康问题,在报告出台后把香烟换成烟斗,表明他要给人民树立榜样的决心。

D.第⑦中的“被动吸烟”即吸“二手烟”,是指人们与吸烟者在一起受到的影响,它对健康的危害与主动吸烟同时被人们认识到。

5.文章以“不吸烟的007”为题,有什么好处?(3分)

 

1.①香烟作为一项带着时尚印记的物件,进入电影之中;②影视剧里的吸烟镜头开始岌岌可危;③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 2.提醒人们吸烟对青少年的危害更大,首先要让青少年远离香烟。 3.不能,从前一个事例说明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到后一个事例说明了连电影演员在电影之外的吸烟,也成为公众讨伐的对象,显示观众对电影人物不吸烟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反对吸烟的态度越来越坚决,所以不能对调。 4.B 5.以“不吸烟的007”为题,用人们熟知的电影人物,标题既醒目,又形象生动地点明本文的说明对象和内容(借人们对影视中吸烟镜头的态度变化来说明人们对吸烟危害性的认识过程);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 1.试题分析:这道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再逐一概述人们对电影中吸烟镜头的认识变化过程即可。选文第④段中以“女演员在电影中施展魅力的手段之一,就是架上一支香烟,将自己半掩在烟雾里;对于男演员,抽烟更是当仁不让的阳刚道具”为例说明香烟作为一项带着时尚印记的物件,进入电影之中;第⑧段中说“美国电影协会宣布,他们会根据一部电影中,吸烟镜头是否普遍、是否美化吸烟等原因,决定一部电影是否会被定为‘限制级’”,说明影视剧里的吸烟镜头开始岌岌可危;从选文第⑨段的内容可知电影中的吸烟镜头常常成为众矢之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情节及提取信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与探究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七周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胜利,让广大学生铭记这一历史,受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将进行一次盛大的文艺会演。

1.组委会将向全体学生征集文艺会演主题语,要求是语言简洁、形象的一句话或短语。你写的是什么?(2分)

2.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这一历史,受到更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想开辟更多的活动途径来进行纪念。如果是你会设计哪些活动形式?请你仿照下列形式再拟几个,要求字数相同,结构相同。(3分)

活动形式一:举行文艺会演

活动形式二:              活动形式三:            活动形式四:              

3.下面图片中的雕塑名为“打结的手枪”,矗立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是卢森堡1988年赠送给联合国的。请用精彩的语言向全班同学介绍这座雕塑,体现你对这座雕塑的理解。(5分)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shǔ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这段文字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段中的“她”是   ,四本书是      。(3分)

2.给划线的字注音和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    )     隐shǔ (    )

3.“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这句的修辞手法是      。(2分)

4.文段最后一句的表达方式是     ,表达了我对“她”的         之情。(3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每空1分,计6分)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②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④坐观垂钓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⑤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2.默写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4分)

 

查看答案

写作(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饿了,看见别人手里拿着肉包,他比我幸福;我冷了,看见别人穿着棉袄,他比我幸福;幸福是有房住,有钱花,有衣穿,有美食一起分享……

有人说,幸福是领略美景的激动;幸福是阅读书籍的渴求,幸福是偎依在怀抱的温馨,幸福是感受慈爱的激情涌动……

幸福是满足,幸福是宽容,幸福是付出……幸福就萦绕在我们身边,幸福的感觉真好!

请以“幸福的感觉”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或要求]

①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③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④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1.解释划线的词语。(4分)

(1)以头地尔(     )     (2)长跪而之(    )

(3)遂先帝以驱驰 (   )  (4)竭驽钝(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2)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3.【甲】文中唐雎是如何使秦王屈服的?【乙】文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报先帝、忠陛下?(4分)

4.唐雎辅助的是危如累卵的安陵国,诸葛亮辅佐的是“扶不起的阿斗”,面对强敌,他们共同的品质是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