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风 雪 夜 归 (15分) ①早归者与晚归者的...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风 雪 夜 归  (15分)

①早归者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②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要关。但愿……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地闭着。③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④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在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很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数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年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刘安婶却说:“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了伢也是贫下中农了。”后来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打搅人家也不合适。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父母在外省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这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吧?唉,就传进了又怎么样呢?十四岁的孩子睡着,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⑤那就叫平平的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她却怕极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年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三十岁了,如果再年轻五岁,那怕三岁呢,她也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会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六十多岁的老人深更半夜、又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这万万使不得!

⑥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更大了,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不管他在不在意。⑦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篮子的中年人。但他丝毫没有拐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了羡慕。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⑧她不能设想能在门外过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很好很好。她终于放开了嗓子,并用手去捶,“开开门……”

⑨“吱”的一声,门开了。

⑩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1.概述这篇微型小说的故事情节(不超过80字)(4分)

2.结合上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2)可现在,都晚啦,就像去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关上一样

3.文章结尾出现“提着篮子的中年人”有何作用?(3分)

4.文章最后一段话只有寥寥8个字却引人深思,请说说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和作用。(4分)

 

1. 参考示例:一大龄女青年看完电影回家,担心晚了大院的门关了。(1分)惨淡的灯光下以为门真的关了。(1分)于是在门外徘徊,想叫院里的邻居开门又逐一否决。(1分)当万般无奈地去敲门时却发现门原来开着。(1分) 2.(1)描写夜归时的风雪,既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又显现故事发生的背景(1分),渲染冷清、孤寂的环境氛围, 烘托主人公内心的孤独。(1分) (2)女青年由于下放农村,也由于高不成,低不就,“她”感觉已经错过恋爱年龄,婚姻之门已经关上。(意对即可) 3.“提着篮子的中年人”的路过,使夜归者在焦急中有了一丝希望,进而陷入失望。正是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故事有了一点波折,为小说增添了情趣(1分);又衬托“她”的孤苦和凄凉。(2分) 4.深化主题 (1分)。说明有人留门,表现人间并不像夜归者所揣想的那么冷。(给小说平添无限暖意)(1分)更揭示出,只要我们不放弃追求,生活之门永远不会将我们拒之门外。(2分)(或者:人们常常在心理上虚掩着一道门,轻轻一推即可打开,那面就是一个别样的世界。意对即可) 【解析】 1.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中的要求,从情节的过程来概括,起因:雪夜晚归;过程,想叫邻居们开门而决定不了叫谁开门;结果:最后发现门是开的。 考点:情节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6分)

桥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是科学家形象的比喻;路断了还有桥,这是文学家表述的哲理。桥是历史的见证,桥是心灵的纽带。请完成下列与桥有关的内容。

1.活动一:桥的作用太大了,所以我们才把很多无形的东西也“变”成了桥。仿照“知识是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桥”这句话另写一句。(2分)

2.活动二: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赠送给总统一套中英文双版的《孙子兵法》。国宾级的赠书,一般都是赠送一些介绍中国传统文化、民俗、中医药及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和现代面貌的书籍,这次胡主席赠送《孙子兵法》,多少显得有些“非比寻常”。除了一般意义上能架起两国人民的友谊之桥外,综合下面几则材料,揣摩胡主席赠送《孙子兵法》的深刻用意。(4分)

材料一:《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它所提出的原则和策略在军事、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不战而屈人之兵”(不经过战争就能取得胜利是战争的最高境界)等作战原则是其战略思想的核心。材料二: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前,因伊朗恢复铀浓缩活动导致“伊朗核危机”,美国政府扬言欲对伊朗动武,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材料三:胡主席送给总统的《孙子兵法》,是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制作的丝绸精装版,其中中文版是用1.5万条紫罗兰绢丝把文字绣在丝绸上的。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写出下面各段话中的人物名。

【甲】“不喝就滚出去;好心好意,不领情是怎着?你个傻骆驼!辣不死你!” 这句话出自______之口。

【乙】父亲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吃力,但谁也不能帮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不该,就是犯了罪…… “我”是______

【丙】他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怯懦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他”是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 。

3.山中风光,情趣无限。高山树立了远大的志向,“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溪流滋润了蓬勃的生命,“阳春布德泽,_______________”。

4.公园花展,观赏牡丹花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中标号的句子各有一处语病,请改正。(3分)

神舟八号飞船于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①当指挥员发出点火口令时,火箭底部喷出火焰,天空中好像出现了一幅桔红色的美丽的画,甚至能看清云彩的轮廓。②两天后,“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经历了缓冲、捕获、锁紧的过程,最终实现连接,形成组合体。③两个无人航天器的成功对接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对接的水平。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①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__________ 缺水。

②罗布泊__________ 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

③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的__________“木乃伊”。

A. 干枯       B. 干旱      C. 干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