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①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①塔里木河改道向北流入孔雀河汇入罗布泊,导致塔里木河下游__________ 缺水。

②罗布泊__________ 后,周边生态环境马上发生变化,草本植物全部枯死。

③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的__________“木乃伊”。

A. 干枯       B. 干旱      C. 干涸

 

(1)B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先比较三个近义词的区别,再判断语境。“干枯”,“枯”从“林”,与树木有关,“干旱”,“日”当头,与“无雨”有关,“干涸”,“涸”字由“水”与“固”组成,与“水”“河床”有关。 考点:近义词辨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九月一到,就有了秋意,秋意在一个多雾的黎明溜来,它踮起脚尖lüè(  )过树顶,rǎn(   )红几片叶子。阳光虽然依旧明亮,却不再炙烤人的jǐ(   )梁 ,变得宽怀、清澄,仿佛它终于fá(  )力了,不能蒸融田野了,也就和田野和解了似的……秋天来了!

 

查看答案

写作。(40分)

题目:成长,伴一路芬芳

要求:①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个(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校名、人名等。

 

查看答案

苏秦①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乃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②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③难得见如贵鬼,王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④鬼见帝。”王曰:“先生就舍③,寡人闻命⑥矣。”

【注】①苏秦:战国时著名策士。②曾:竟然。③谒者:古代掌管进见的人(国君的近臣)。④ 因:依靠。⑤ 就舍:回到馆舍。⑥ 闻命:敬辞,指明白对方的意思。(选自《 战国策》 )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 谈,辞而行     

② 不远千里而寡人     

③ 愿其说     

④ 苏秦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 分)

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3. 试说说文中苏秦和楚王的言行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查看答案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的词语。(4分)

(1) 溪而渔        

(2) 太守乐其乐也           

(3) 树林阴           

(4)山肴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简要概括选文第一段的内容要点。(2分)

4.说说选文作者寄寓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小题。(4分)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水墨图,请你给这幅图拟一个标题。(2分)

2.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向往怎样一种生活?(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