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2分) ?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7时,瑞...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2分)

?北京时间20121011日晚7时,瑞典文学院宣布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莫言原名管谟业,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檀香刑》、《生死疲劳》、《蛙》等。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小说中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称,莫言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

1.划线句①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划线句②有一处标点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                              

 

1.删去“获得”或将“授予”改成“由”。 2.将句末的下引号与句号交换位置。(意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这个句子的语病在于句式杂糅,使得语意不明了。应删去“获得”或将“授予”改成“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人生要学会选择。在心存忧惧的时候,你是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还是      、愈挫愈勇?在怒不可遏的时候,你是一触即跳、以牙还牙,还是      、从容应对?在志得意满的时候,你是沾沾自喜、忘乎所以,还是      、淡定超然?

A.谦虚谨慎      B.振作精神      C.冷静运筹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现代诗人艾青把自己想象成一只hóu      咙嘶哑的鸟,唱出对土地的深沉的爱;象征派诗人戴望舒用残sǔn    的手掌抚摸被侵略者蹂躏的国土,表达内心深处的愁苦和希望;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用诗句“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bèi    的歌”,传达出和祖国融为一体、生死相依的情感。

 

查看答案

阅读《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完成文后小题(16分)

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

①诗人说:“教师的生命像一个长长的句子,艰辛是定语,耐心是状语,热情是补语;无私是谓语,奉献是宾语。”我说,教师的生命其实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开着是风景,碾碎是良药!

  ②危难之时见真情,关键时刻真英雄。刚刚过去的汶川大地震,我们看到很多老师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用他们的沉着、冷静、机智,甚至鲜血和生命,维护师尊,铸就师魂,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存的希望和机会,奏响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颂歌,让我们再一次读懂了“师德”二字的博大与崇高!

  ③我们怎能忘记在什邡龙居小学的废墟中,一位年轻女教师的身体断成两截,脸部血肉模糊,可她的双手仍紧紧拥着两个学生!人们怎么掰,也无法掰开她紧紧搂住学生的双手。这位老师名叫向倩,去年大学毕业,到什邡龙居小学当英语老师。地震发生时,她正在疏散学生离开教室。看到有两个学生手足无措,她大步跑过去,一手搂住一个,朝门外冲。教室突然垮塌,她和几名学生被埋在废墟中……

  ④我们怎能忘记在汶川县映秀镇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救援的群众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29岁的教师张米亚,在关键时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⑤我们怎能忘记在绵阳市平武县南坝小学废墟下,一位死去多时的女老师爬在瓦砾里,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紧紧地各拉着一个年幼的孩子,胸前还护着三个幼小的生命。参与搜救的解放军战士说:“看得出她是要把这些孩子们带出即将倒塌的教学楼,她用自己的肩膀为孩子们挡住了坠落的横梁。”48岁的代课老师杜正香,在生死攸关的一刹那,用自己的无私无畏向世人展示着她对学生最深挚的爱。

  ⑥我们又怎能忘记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获救了,他却不幸遇难;什邡市师古镇民主中心小学一年级女教师袁文婷,为了拯救学生,青春定格在了26岁……

  ⑦“师德表天地,素心育英才”,这些可亲可敬的师者虽然离我们远去了,可是他们却铸造了不朽的师魂。君不见,在地震的废墟上,已悄然立起了无数丰碑,这些丰碑上,镌刻着一个又一个英雄的名字,也留下了这些普通教师们一段段壮怀激烈的故事。他们保护学生的每一种“姿势”,都将永远定格,镌刻在被救学生的脑海里,镌刻在亿万人民的心中。

1.你怎样理解题目“让他们永远定格在美丽中”?用选文中的句子回答。(3分)

                                                                                    

2.文中的“他们”是谁?“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分)

                                                                                

3.选文第①段引用诗人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4.第③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5.选文③—⑦段都是以“我们怎能忘记”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杨绛的《老 王》,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像他是怎么回家的。

1.用一句话概括选段的内容。(2分)

                                                                              

2.选段描写老王主要运用了             描写和               描写。表现了老王 

                                                                        (4分)

3.第一段中划线的句子与后文相照应的句子是:(2分)

                                                                                

4.最后一段中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作者“害怕”                              

表现了作者的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新闻拟标题(2分)

新华社北京9月19日电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19日说,中日经贸合作符合双方利益,日本非法“购岛”闹剧,势必影响、损害中日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对此日方必须承担完全责任。

  他是在商务部举行的月度例行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的。

沈丹阳说,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上演非法“购岛”闹剧,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严重伤害,已经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和坚决抵制。

你能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吗?                            (不超过2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