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比较阅读(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

比较阅读(10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1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2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3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体:体悟。(2)虚受:虚心接受。(3)实:充实,充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可爱者甚蕃                  ②陶后鲜有闻                   

③竹本固                       ④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

                                                                                        

3.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2分)

 

1.多,少,根,种植 2.①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②君子看见它的心,就想到要虚心接受一切有用的东西(想到虚心求道者)。 3. 外形、香气、性直、心空。(每空0.5分,共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1)“蕃”根据语境是“多”的意思,不能理解为“一种植物”;(2)“鲜”是“少”的意思,不能理解为“味道鲜美”;(3)“本”根据语境意思为“根”;(4)“树”在此用作动词,意思为“种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2分)

现代社会,上网已经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内容。许多人都有一个新颖独特的网名,例如“追梦少年”、“快乐小猪”、“诗坛雏燕”、“睡梦中的雄狮”、“醉里挑灯看剑”等等。这些网名或寄托理想,或凸显个性,既生动形象,又好懂易记,让人过目难忘。请你为自己另行设计一个具有个性特征和积极意义的中文网名(不少于三个字,不多于六个字),并将你的命名缘由写在下面。

我的网名:       

命名缘由:                                                    

 

查看答案

根据上下文或特定要求填写古诗文句。(共5分)                               

1.《陋室铭》中表明陋室不陋原因的句子是:                  

2.树树皆秋色,         

3.         ,芳草萋萋鹦鹉洲。

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描绘了洞庭湖壮观景象的句子是: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_______,   ”,左刻“   ,__   ”,石青糁之。

 

查看答案

下面是摘自网络的一段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3分)

继“咆哮体”“甄嬛体”“淘宝体”等网络文体走红后,“元芳体”近日迅速蹿红网络,家家户户都知道。“元芳,此事你怎么看?”这一口头禅被网友戏称为“元芳体”,它以250多万的讨论量,雄踞微博话题榜首,在各大网站的论坛里,经常见到以“元芳,你怎么看?”开头的回复帖。网友说,这是一场自娱自乐的网络狂欢,也有人说,这体现了广大网民表达诉求、寻求民意共鸣

1.请用合适的成语替换加点的文字______。(1分)

2.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2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2012年10月22日,浙江省首届“孝文化进学校”启动仪式在余姚举行。孝文化进校园旨在倡导广大青少年1孝道文化,积极2“和谐、仁爱、感恩、责任”的孝文化精髓,3以德为美的高尚品质,引导和教育他们自觉形成尊老观念、爱老自觉、敬老美德和助老行为。

A. 践行  B. 吸取  C.传承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他少年外出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tuí(     )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已.情yù(     )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suǒ(     )屑往往触他之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