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陋室铭(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

陋室铭(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请用“/”给划线句子划出层次。(2分)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2分)

有仙则(      )         惟吾德馨(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陋还是不陋呢?(2分)

                                                                               

5.完成下面的对偶句创作。(2分)

上句:品千古美文      下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2.出名  道德高尚  3.(和我)谈笑的人都是博学的人,(和我)交往的人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4.陋室不陋,因为主人品德高尚,就算是陋室,也不显得简陋。   5.略    【解析】 1.试题分析:这几句的意思为“闲暇的时候,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经文,没有音乐的声音扰乱耳鼓,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有什么简陋的呢?”根据句子的意思原则,节奏划分为“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的节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神奇的“生物钢” (10分)

生物钢指羊奶钢,也指牛奶钢。羊奶与牛奶,本与钢铁风马牛不相及,但科学家硬是将它门巧妙地结合起来了。

1997年,美国生物学家安妮?穆尔发现,在美国南部有一种被称为“黑寡妇”的蜘蛛,它吐出的丝比现在所知道的任何蜘蛛丝的强度都高,而且它可以吐出两种不同类型的丝织成蜘蛛网。第一种丝在拉断之前,可以延伸27%,它的强度竟达到其他蜘蛛丝的两倍;第二种丝在拉断之前很少延伸,却具有很高的防断裂强度。用这种蜘蛛丝织成的布,比制造防弹背心所用的纤维的强度还高得多。“黑寡妇”蜘蛛丝的优良性能,很快引起科学家的兴趣,他们设想,要是能生产出像蜘蛛丝那样的高强度的纤维该多好啊。

科学家想让牛奶的蛋白基因中含有“黑寡妇”蜘蛛丝的蛋白基因,于是就先找山羊进行转基因实验。让山羊与“黑寡妇”蜘蛛“联姻”,将蜘蛛蛋白基因注入一只经过特殊培育的褐色山羊体内,在这只山羊产下的奶中,有大量柔滑的蛋白质纤维,提取这些纤维,就可以生产衣服。

实践表明,由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比防弹衣的强度还高十几倍。这种超强坚韧的物质,是阻挡枪弹射击的理想材料,可以用来制造坦克、飞机与装甲车,以及作为军事建筑物的理想“防弹衣”。根据国外的资料,从一只羊每月产下的奶中提取的纤维,可以制成一件防弹背心。美国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蜘蛛丝的专家称,利用这种纤维制成的2.5厘米粗的绳子,足以让一架准备着陆的战斗机完全停下来。科学家给这种物质取名叫“生物钢”。羊奶与牛奶变成的“生物钢”,不仅有钢铁的强度,而且可以生物降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它可替代引起白色污染的熟强度包装塑料和商业用渔网,还可用做医学方面的手术线或人造肌肤。科学家设想,如果让转基因山羊大量繁殖,就可以生产出大量的生物钢用于工农业生产与国防战略。考虑到山羊对植被的破坏性,对牛进行转基因实验的前途更为广阔,而且一头牛的产奶量比一只山羊的产奶量高得多。

1.从文中的介绍看,“生物钢”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分)

                                                                

2.转基因羊奶纤维造出的布,为什么会比防弹衣的强度还高十几倍?(2分)

                                                                

3.第四段画线句子中的“完全”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4.“生物钢”有哪些用途?(3分)

                                                                          

 

查看答案

这个世界会好起来的(12分)

①岁末的北京,冷,下着小雪。最是乞丐难耐时。无处不在的寒冷,侵袭着他们单薄的身子。在西单一地下通道,就有这么一位老人,在那里乞讨度日。身边的脚步来来往往,但少有为他停下的。

②一个女孩偶然路过那儿,无意中看到蜷缩在一边的老人,动了恻隐之心。她先是跑到老人跟前,给老人钱。后来看到老人冻得瑟瑟,她又脱下身上的外套送给老人,并把自己脖子上的围巾摘下来,给老人围上。这才放心地离开,随后消失在人群里。

③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在看这个故事时,窗外的西北风,吼得呼啦啦。云层低垂,又一场寒冷降临。心却因这个故事,温暖地湿润着。寒冷夜,那个老人,不冷了。

④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突然电话来,他很突兀地问我,你是不是曾给四川灾区的孩子寄过礼物?

⑤我一愣,想起来了,儿童节时,我曾给他们寄过一些花的种子。

⑥那是一家报社组织的大型爱心活动,号召一批作者,每人给灾区的孩子写一封鼓励的信,并随信附上一份特别的礼物。我当时搜遍我在的小城,把所有能找到的花的种子,收集齐了快递过去。我希望那些花的种子,能在孩子们疼痛的废墟上,开出一片绚烂来。

⑦同学说,可以把地址给我吗?我准备了些御寒的衣服,想给他们寄去。

⑧这真令我意外。同学不是个富裕的人,平时生活节俭得近乎吝啬。他在一家单位做门卫,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八九百块。妻子无业,且多病,家里还有个上中学的儿子要供养。

⑨我把地址找到告诉了他,心情却再难以平静。2008,我们有过太多的沉重:雪灾,地震,洪灾。但让人欣慰的是,我们也看到了,更多的真情与爱,汇成涓涓不息的暖流,流向那些受伤的心灵,一点一点,捂暖了它们的凄凉与寒冷。人心不冷漠。

⑩一个我曾经的学生,在这个岁末,也给我发来邮件。学生大学毕业了,留在一座大城市里工作。本来一路顺风顺水的,在公司里,都快做到主管的位置了。却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公司裁员,他被裁减下来。他很灰心很沮丧,他说他一直很努力地工作,回报他的,却是这样的打击。他茫然地问我,老师,你说这个世界会好起来吗?

11我刚好在网上浏览到一则新闻,是关于地震中断腿的女孩廖智的。那曾是一个幸福阳光的女孩,有着健美修长的双腿,热爱舞蹈,舞动起来,像一只飞着的白天鹅。然而地震夺去了她的健全,她被迫锯掉双腿。但是梦想却不肯放弃,她用断腿在鼓上跪舞出《鼓舞》,红衣红裤,在鼓上舞蹁跹,如一枝红莲,盛开在鼓上。她的坚强,感动了这个岁末。大家把掌声和泪水,倾囊送给她。有网友这样留言:美丽的天使,你很棒,为你的坚强而感动,加油!

12我把这则新闻转给我的学生。我说,我感动的是,不放弃——廖智的,无数素不相识的人们的。只要生命不放弃,这个世界会好起来的。

1.整体感知全文,说说作者认为“这个世界会好起来的”依据是什么?(2分)

                                            

2.文章前八段写了三个人与人之间“关爱”的故事,请你概括。(每个故事概括语句不超过25个字)(3分)

故事一:                                                                        

故事二:                                                                       

故事三:                                                                       

3.从上下文看,第⑧段画线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2  分)

                                                                               

4.从修辞角度品味下列语句表达的妙处。(2分)

她用断腿在鼓上跪舞出《鼓舞》。红衣红裤,在鼓上舞蹁跹,如一枝红莲,盛开在鼓上。

                                                                               

5.假如你是文中那个“我的学生”,在收到“我”转发的关于断腿女孩廖智的新闻后,会作何感想?请你帮助他给“我”回一封简短的电子邮件,表达自己读了该新闻后的感受。(30字以上)(3分)

                                                                    

 

查看答案

请给以下新闻拟一个合适的标题:(2分)

标题                                                   

(本报讯,记者×××6月1日下午,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大使缓缓地走出联合国总部会议厅,面对蜂拥而致的记者,面色严峻地说:“‘四国联盟’(日本、德国、印度、巴西)提出要求增加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决议草案危害联合国的改革进程,如果四国下周将这一决议草案付诸表决,中国将投票反对。”面对咄咄逼人,志在必得甚至摆出一副已然“入常”架势的日本,中国怎能容忍一个还在不断挑衅历史并拒不道歉的国家进入“世界的决策层”?王光亚大使的表态让中国网民欣喜若狂,他们打出这样一个帖子:“中国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后,现在终于进入‘硬起来’的新时代了!”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丰富的蓄积和动荡的声势的诗句是:          ,

3.人们常喜欢用“                ”(《爱莲说》)这两名句来表明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

 

查看答案

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精致教育是一种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高品质教育。实施精致教育,学校管理要________,教师队伍要________,课程设置要______,校园规划要_____。

A.精良精美精当精细

B.精良精当精细精美

C.精细精良精当精美

D.精细精美 精良精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