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按要求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 一位记者在...

根据语境,在横线上按要求补写一段话,要求语意明确,语言得体。(3分)

一位记者在果茶店里询问加了哪些添加剂,有位老板理直气壮地说:“加什么样的添加剂,是我们的商业秘密,不能告诉你!”对这样的老板,你是这样劝告的:          

 

示例:老板,你这种做法是非法的。所谓商业秘密不是你损害消费者身体健康的理由,你只有守法经营才能赢得顾客的青睐! 【解析】 试题分析:我国法律规定,消费者对所购买的商品有知情权,商品经营者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缺陷,所以,食品中使用了那些添加剂,应当明确告知消费者。茶果店的老板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告知消费者关于商品的添加剂的使用问题,这种做法是违法的。观点正确,体现出劝告,语言表述恰当合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情境的理解、还原、模拟,口语交际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哈尔滨市平房区一处在建工地,现场施工人员在工作时,挖出了两个坛子,里面满满装的都是古代铜钱,写着“嘉祐元宝”、“政和通宝”、“祥符通宝”、“崇宁通宝”等。据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研究部主任毕丛良介绍,坛子里装的是宋代钱币,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了。

据哈尔滨市文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6日上午,有市民拿着两枚古钱币来到文管站,想鉴定是什么年代的、值不值钱?经鉴定,两枚钱币均是宋代古币,分别是“嘉祐元宝”和“崇宁通宝”。哈市文物管理站研究部主任告诉记者:“‘崇宁通宝’是宋徽宗时期铸造的,钱文是宋徽宗亲书的瘦金体,钱币的书法艺术价值很高,但市场价值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在人生的道路上,任何人都会遇到困难。   ①    这是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很明确的观点:即使是最困难的事,只要自己有适当的准备,有心寻求解决之道,   ②    当然,方式多种多样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认清事情的真相,冷静思考引起困难的原因,也就是在出现困难的时候很快觉察,这是非常重要的。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做三小题)(3分)

1.梳洗罢,        。过尽千帆皆不是,        ,肠断白蘋洲。(《望江南》温庭筠)

2.官船来往乱如麻,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朝天子 咏喇叭》王磐)

3.燕子来时新社,        。池上碧苔三四点,        ,日长飞絮轻。(《破阵子》 晏殊)

4.且壮士不死即已,                ?(《陈涉世家》 司马迁)

 

查看答案

请以“追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本人姓名、校名;④卷面整洁,书写工整。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21分)

月到中秋

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

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静而又安详。天上明月如盘,一如我小时候看到的模样。

③天渐渐黑下来。牛和羊都陆续从田间牵回村子,苦累的庄稼人今天比往常早一些收工了。漫长的秋收时节,人们起早贪黑的,收了水稻掰玉米,种完芝麻种黄豆,砍过红麻刨红薯。农活一件接着一件来,真难得歇一口气儿。秋收大忙时节,每家的壮劳力没日没夜地干活,像是在偿还自己祖祖辈辈还没有还完的债。

④月亮出来了,是一轮满月。在蓝色的天空和白色的云彩里面,慢慢地移动。月到中秋,家家的喜气都从大人小孩儿的心眼里冒出来。每一家都忙着做饭了,屋顶的炊烟在明亮的月光下白白的,在空中弥漫。村庄开始热闹起来,不时可以听到孩子们的嬉戏声,谁家的收音机里还播放着刘兰芳说的评书《岳飞传》。

⑤一家一户的人们都围在晚饭桌旁边。尽管物质条件比较差,但是到了中秋,还是要讲个排场。红烧猪肉端上来了,厚厚的长条形,上面用褐色色素和调味品打点,油腻腻的、喷喷香,比现在的猪肉要香上许多。自家养的小公鸡也端上来了,接着,乡下的土菜如四季豆啦、洋葱啦、豆芽儿啦、咸鸭蛋啦,也都陆续上齐了。中秋是乡村的“美食节”,满满一桌子,真是寻常难得吃到的美味!除非家里来了稀客,平时绝不会是这么丰盛的。主妇从厨房里出来,洗脸洗手然后入座,全家人算是坐齐了。男劳动力举起酒杯美美地品着,孩子们则急忙伸筷,埋头大嚼,一饱口福。狗儿乖巧地趴在桌子底下,专注地啃骨头。喝酒的人耳根开始发热,菜也吃得差不多了,白米饭一碗接一碗地端上桌子。这时候如果有谁走在小村里,就会闻到整个村子到处都是新稻米和红烧肉的香味儿。

⑥快吃完晚饭的时候,有的小孩也已溜下饭桌,呼朋引伴,背着大人悄悄地潜伏到谁家的菜地里去了。以往他们听大人说,八月半的晚上,端一盆水放在菜地里的豆架或辣椒架下,耳朵贴在水面上,侧耳倾听,准能听到月宫里面嫦娥和玉兔的悄悄话儿呢!在娃娃们的世界里,充满了对这个美好传说的无限向往。他们叽叽喳喳地挤在菜架子底下,眼睛盯着刚刚端出来的半盆水,屏住了呼吸。领头的孩子先把耳朵贴到水面,好像并没有听到什么。别的孩子也一个接一个换着听,还是没有!抬头看看天空中,月亮似乎比黄昏时更高,更圆了,仔细看去,月亮里面影影绰绰的,好像是吴刚在砍桂花树。失望写在一张张稚嫩的脸上。有个捣蛋包乘别的孩子不备,呼哨一声:“听,有声音了!”话音未落,一抬手,“哗啦”一声,把半盆水就掀翻到菜园里。大家嘻笑着、骂着,一哄而散,把菜园子踩个乱七八糟。

⑦月亮已经升到高空,蓝白色的天空比平时更显得高远。村里村外吃过饭的大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各自品评着谁家的红麻长得旺势,谁家的水稻又遭了虫灾。有的三三两两走出村子,到庄稼地里去散散步,也散散心。凉风习习,寒蛩(qióng)等秋虫在愉悦地鸣叫着。白雾茫茫,露水已经打湿了每一片庄稼的油绿的叶子。早种的芝麻正在忙着开花,洁白的花朵垂着青露。仔细倾听,能够听到清脆的“啪嗒”“啪嗒”的露珠落地的声音,更显得几分静谧。

⑧月色如水,村口张家李家,家家都把月饼拿出来一块儿品尝。每家都是那种大约半斤重的老式月饼,厚厚的、圆圆的、黄澄澄的浸润着油彩。掰开来,红色的、绿色的甜丝,无色的冰糖,黄色花生瓣儿,都露出来,让人真想立刻咬上一大口。孩子们围着大人撺掇起来,大人们假装呵斥孩子,一边教育孩子要尊敬老人的道理,一边先掰开一半儿递到老人手里。孩子们有心无心地听着,分得一半块,只顾欢天喜地地跳跃着、品尝着。老人们用所剩无几的牙齿咀嚼着香喷喷的月饼,阅尽沧桑的脸上写满一生的幸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知他们是不是也在思念远方的亲人,祝愿亲人们此时此刻也能够和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能够一起赏月,共度良宵!

⑨夜已深沉,月儿更明。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

1.选文主要写了中秋夜哪四个场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2.选文以“又是一年中秋时节”开头,有何作用?(4分)

                                                                      

3.从文中摘录相关语句,说明作者对“小时候”中秋夜的记叙顺序。(3分)

                                                                    

                                                                   

4.结合全文,简略说说第⑦段中加横线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4分)

                                                                       

                                                                       

5.选文结尾说“朴实的庄稼汉们带着明天的希望,把一个快乐的中秋带回自家小院,带入梦乡”,联系全文内容,说说庄稼汉们的“希望”是什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