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苏轼的《齐王筑城》一文,完成题目。(14分)
齐王一日临朝,顾谓侍臣日:“吾国介于数强国间,岁苦支备①,今欲调丁壮,筑大城,自东海起,连即墨,经大行,接轩辕,下武关,逶迤四千里,与诸国隔绝。使秦不得窥吾西,楚不得窃吾南,韩魏不得持吾之左右,岂不大利耶?今,百姓筑城,虽有少劳,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可以永逸矣。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艾子对曰:“今旦大雪,臣趋朝,见路侧有民,裸露僵踣②,望天而歌。臣怪之,问其故。答日:‘大雪应候③,且喜明年人食贱麦,我即今年冻死矣。’正如今日筑城,百姓不知享永逸者当在何人也。”
(选自《艾子杂说》,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释】①支备:调度战备。支,调度、支付。②踣(bó搏):跌倒。③应侯:顺应时令。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①岁苦支备 ②而异日不复有征戍侵虞之患
③今旦大雪 ④臣怪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望天而歌
| A.中峨冠而多髯者(《核舟记》) | B.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 
| C.为坛而盟(《陈涉世家》) |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百 姓 不 知 享 永 逸 者 当 在 何 人 也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闻吾下令,孰不欣跃而来耶?
译文:
(2)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译文:
5.通过艾子的话,作者想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阅读王维的《鸟鸣涧》①,完成题目。(8分)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家附近。
1.诗中 字突出了春夜山涧的特点。(2分)
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并请展开联想和想像,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两句所展现的画面。(4分)
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茫茫宇宙,气象万千。寒来暑往,四季更替。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项。(4分)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 活动四:
2.两个月前,在广州,看见了玉兰花开;两个月后,在北京,又看见了玉兰花。玉兰花呀,我说,你走得多慢哪!费了两个月工夫,你才到了京华。
——郭沫若《玉兰和红杏》
你从上文中读出有关物候现象的什么信息,请写出探究的结果。(2分)
3.也许你在远足过程中看到一些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现象,请你为保护自然提两条合理化的建议。(2分)
名著阅读。(8分)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十八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 ,文中小人国用绳上跳舞的方法选拔官员;《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 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帅府太尉。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反映了
。(4分)
2.在小人国,利立浦特国与不来夫斯古国之间的矛盾是如何产生的?格列佛是如何帮助利里浦特人打败了邻国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4分)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0分,①~⑧每题1分,⑨题2分)
1.我劝天公重抖擞 , 。
2. ,壮心不已。
3.盛名之下, 。
4. ,观千剑而识器。
5.蒌蒿满地芦芽短, 。
6. ,春风不度玉门关。
7.晓战随金鼓, 。
8.陈涉发动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9.我们学过的课内外古诗文中,不少句子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思,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人一生有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人的健康对于睡眠,就像呼吸和心跳一样重要。 | 
| B.适逢放学高峰期,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 
| C.一场车祸突如其来,张丽莉奋不顾身,勇救学生,赢得了“最美女教师”称号。 | 
|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我们泰州的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