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它以古老...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

A.扬剧发源于江苏扬州,它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大众喜爱。

B.近日,各省纷纷公布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城里学校的大门,逐渐向“飘飞的蒲公英”敞开。

C.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学校进一步加强了安全防范工作。

D.江豚的种群数量锐减,江苏段仅现18头次,其原因是长江生态系统遭受了重创而造成的。

 

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公布”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消息”。C应去掉“不”。D项"其原因是"与"造成的"重复,应去掉"而造成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bì)益(shà)眼雕(lòu)熙来(rǎnɡ)往

B.浩(miǎo)积(zhǎn)呜(yàn)茅(sè)顿开

C.(hánɡ)辈酝(niànɡ)和(xǜ)乳(chòu)未干

D.卷(yì)(zhuó)热(chénɡ)清(hài)人听闻

 

查看答案

童子驱蚊

陈子之卧帷破而多蚊,目昏而不能见,使童子瞩而扑之。唯而入,逾瞬而出。陈子怪其疾也,问:“犹有遗蚊乎?”曰:“已尽扑之矣,无遗蚊矣。”“虽然,姑且我更瞩之。”又唯而入,逾瞬而出。曰:“犹有一二蚊之遗者,已尽扑之矣,果无遗蚊也。”

陈子犹疑其未尽也自卧而徐察之见则起而扑之又扑十数蚊而后尽。

彼无切肤之患,而驱蚊之心未笃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1)陈子怪其也。(              ) (2)使童子而扑之。(          )

2. 下列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3分)

陈子犹疑其未尽也自卧而徐察之见则起而扑之又扑十数蚊而后尽。

3.童子为什么没有把蚊子打干净?请你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读了这则故事,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3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

被水呛了,才知道戏水的危险;被火“咬”了,才懂得玩火的可怕;一个个无法遮掩的谎言,让我们明白说谎的可恶;一次次本可避免的疏忽,使我们理解了谨慎的必要……生活中,我们曾经得到过无数的教训,其中一定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至今不敢忘怀的;也一定有让你幡然顿悟,至今仍指引着你的言行的……

请自拟一个包含“教训”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10分)

二郎圆睁凤目观看,见大圣变了麻雀儿,钉在树上,就收了法象。。。。。摇身一变,变作个饿鹰儿,抖开翅,飞将去扑打。大圣见了,“嗖”地一翅飞起,变作一只大鹚老。冲天而去。二郎见了,急抖翎毛。。。。变作一只大海鹤,钻上云霄来。大圣又将身按下,入涧中,变作一个鱼儿,淬入水内。二郎赶至涧边,不见踪迹。心中暗想道“这猢狲必然下水去也,定变作鱼虾之类。等我再变变拿他。”果一变变作个鱼鹰儿。。。那大圣变鱼儿,顺水正游,忽见一只飞禽。。。。“想是二郎变了等我哩!”急转身,打个花就走。二郎看见道:“打花的鱼儿。。。。必然是那猴变的。”赶上来,刷地啄一嘴。那大圣就蹿出水中,一变,变作一条水蛇,游近岸,钻入草中。二郎。。。又变了一只朱绣顶的灰鹤,伸着一个长嘴,与一把尖头铁钳子相似,径来吃这水蛇。水蛇跳一跳,又变作一一只花鸨,木木樗樗的,立在蓼汀。二郎见他变得低贱。。。。即现原身。走将去,取过弹弓拽满,一弹子把他打个礲踵。那大圣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眼睛变作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作一根旗杆。真君赶至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知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那里哄我。我也曾见庙宇,更不曾见一个旗杆竖在后面的。断是这畜生弄喧!他若哄我进去,他便一口咬住。我怎肯进去?等我掣拳先捣窗棂,后踢门扇!”大圣听得。。。。扑地一个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见。。。。。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着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原。正着处,有人报:“又一个爷爷来了。”众鬼判急急观看,无不惊心。真君却道:“有个甚么齐天大圣,才来这里否?”众鬼判道:“不曾见甚么齐天大圣,只有一个爷爷在里面查点哩。”真君撞进门,大圣见了,现出本相道:“郎君不消嚷,庙宇已姓孙了。”

节选自《西游记》

1.作者对“二圣斗变”的描写有几个层次?试用自己的话概括每个层次的大意。(4分)

2.孙悟空神通广大,可在变为土地庙时却因尾巴“不好收拾”,只得竖在后面作一旗杆。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6分)

 

查看答案

学会看病   (20分)

⑴儿子比我高了。

⑵一天,我看他打蔫,就习惯地摸摸他的头。他猛地一偏脑袋,表示不喜欢被爱抚。但我已在这一瞬的触摸中,知道他在发烧。

⑶“你病了。”我说。“噢,我还以为是睡觉少了呢。妈妈,我该吃点什么药?”他问。

⑷孩子一向很少患病,居然连得病的滋味都忘了。我刚想到家里专储柜里找体温表,突然怔住。因为我当过许多年的医生,孩子有病,一般都是自己在家就治了。他几乎没有去过医院。

⑸“你都这么大了,你得学会生病以后怎么办。”我说。

⑹“我早就知道生病以后怎么办。找你。”他成竹在胸。“假如我不在呢?”“那我就……就找我爸。”

⑺也许这样逼问一个生病的孩子是一种残忍。但我知道总有一天他必须独立面对疾病。既然我是母亲,就应该及早教会他生病以后该怎么办。

⑻“假如你最终也找不到你爸呢?”“那我就忍着。你们早晚会回家。”儿子说。“有些病是不能忍的,早一分钟是一分钟。得了病以后最应该做的事是上医院。”“妈妈,你的意思是让我今天独自去医院看病?”他说。在病中,孩子依然聪敏。“正是。”我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那好吧……”他扶着脑门说,不知是虚弱还是思考。“你到外面去‘打的’。然后到××医院。先挂号,记住,要买一个本……”我说。“什么本?”他不解。“就是病历本。然后到内科,先到分号台,护士让你到几号诊室你就到几号,坐在门口等。查体温的时候不要把人家的体温表打碎……”我喋喋不休地指教着。“妈妈,你不要说了。”儿子沙哑着嗓子说。

⑼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着你上医院。”他挣开来,说:“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说我要去找一支笔,把你说的这个过程记下来,我好照着办。”

⑽儿子摇摇晃晃地走了。从他刚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我就是想锻炼他,也该领着他一道去,一路上指指点点,让他先有个印象,以后再按图索骥。虽说很可能留不下记忆的痕迹,但来日方长,又何必在意这病中的分分秒秒。

⑾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我虽然知道医院是一个缓慢的地方,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⑿虽然我几乎可以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的感冒,如果寻找什么适宜做看病锻炼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假如事情重来一遍,我再也不会教他独自去看病。万一他以后遇到独自生病的时候,一切再说吧。我只要这一刻他在我身边!

⒀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只是较平日有些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

⒁“我已经学会了看病。打了退烧针,现在我已经好多了。这真是件挺麻烦的事。不过,也没有什么。”儿子骄傲地宣布。又补充说:“你让我记的那张纸,有的地方顺序不对。”

⒂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我知道自己将要不断地磨炼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炼自己。

⒃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包括生病在内的许多苦难。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

(作者:毕淑敏 选文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6分)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2.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表达的妙处。(4分)

咬着牙说,生怕自己会改变主意。

3.请结合你的成长经历,谈谈你对第⒃段画线句的理解。(6分)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独句成段,强调“儿子”长大了,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B.第⑹段“我”逼问“儿子”和第⑻段“喋喋不休地指教”,表现母亲是一个冷漠的人。

C.文章最后一段的议论,起到了升华主题、深化中心的作用。

D.文中的“儿子”愿意接受磨炼,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独自去医院看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