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年味浓浓》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俗话说:“小寒、大寒,吃过腊八...

阅读《年味浓浓》一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①俗话说:“小寒、大寒,吃过腊八饭过年还有二十二天半……”。尽管距离春节还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春的脚步正一天天向我们缓缓走来,空气中的年味也一天天地浓醇起来,忙碌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品味着迎接新年的快乐。

  ②声声爆竹辞旧岁,点点梅花迎新春。离春节愈近,年味也就愈浓……

  ③这种味道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是难以用言语形容和表述。它弥漫在寒冬腊月的空气里,散发在城乡每个角落里,只要你一推开房门,年味就会扑面而来。用你的鼻子轻轻嗅嗅,用你的眼睛仔细看看,用你的耳朵细细听听,这年味就会注入你的肌体,让你也拥有这种味道。

  ④年味,弥漫在街巷飘散在村屯。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吉祥的装饰、精美的虎年挂饰、镶边的虎年对联、带有卡通老虎图案的精美窗花……,无处不见,营造出一派节日的喜庆气氛。夜幕下,林立的高楼大厦上耀眼霓虹灯,点燃了人们心中久违的激情。在农村,辛勤劳作一年的村民朋友早已歇下脚来,蹲坐在自家小院自办年货。杀猪、做豆腐、蒸粘豆包……当炊烟在家家户户阵阵升起时,村屯里便飘出一阵浓浓香味。

  ⑤年味,弥漫在商场超市。浓浓年味,浓浓情。品种繁多的年货堆积如山,琳琅满目,步履匆匆人们穿梭于各大商场超市,精心为家人挑选着喜爱的物品。从他们敞开胸怀的微笑中,我看到了年味,年味也无声息地感染着人们的心情,快乐幸福的字样写满脸上,藏进了心田。

  ⑥年味,弥漫在车站港口。怀揣着思乡喜悦的学子、农民工,满载着收获,满载着喜悦,满载着期望等候在车站港口,相互问候着。翘首期盼故乡情的人们便拿起手机,向父母家人报平安。急切的心情恨不得自己能插上一双翅膀,瞬间飞往自己的故乡,投入亲人的怀抱。

  ⑦年味,弥漫在祝福中。那一封封写满温馨的乡思家书,那一张张精美饱含祝福的贺年卡,那一条条写满情谊的手机短信,那一桌桌盛满醇香的亲情家宴,无不写满了浓浓的年味。

  ⑧年味,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年味,是亲人久别的一次相聚;年味,是爹和娘的一声呼唤;年味,是老母亲的一手好菜。

  ⑨这色香的年味啊,从远古的风俗中走来,从大地飞歌中走来,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从欣喜的笑容中走来,成为中华民族一道永恒的风景……,飘散在每一个人的心间,让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地沉醉在这浓浓的年味之中。

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写出了哪几个方面的浓浓年味。(4分)

                                                                           

2.简要说说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3分)

                                                                           

3.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3分)

                                                                           

 

1.四个方面:①街巷村屯;②商场超市;③车站港口;④在祝福中。 2.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嗅觉、视觉、听觉的角度,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年味的浓烈。 3.①总结全文,使文章结构完整而紧凑;②升华了文章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浓浓年味的喜爱和赞美之情;③点明题旨,照应题目。 【解析】 1.试题分析:抓住本文地点的转换和环境的变化,看作者写了哪几个场合的“年味”。尤其要注意文段开头的“中心句”(根据全段内容的句子),比如第四段写道:“弥漫在街巷飘散在村屯”,第四段写道:“弥漫在商场超市”,第六段写道:“弥漫在车站港口”,除此之外,第七段写道:“弥漫在祝福中”。 考点:梳理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于漪的《往事依依》(节选),完成题目。(10分)

①年华似流水。几十年过去,不少事情已经模糊,有的搜索枯肠而不可得,但有几件事仍历历在目,至今记忆犹新。

②小时候,我住的小屋里挂着一幅山水画。这只是一幅极普通的画,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甚得其乐。入了神,自然乐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评注图像水浒传》,一打开,就被一幅幅插图吸引住了。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好像就是家乡长江边焦山一带。那时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我似乎目睹何涛、黄安率领的官军在茫茫荡荡的焦山下,在芦苇水港中走投无路、狼狈逃窜的情景,犹如身历其境,真是津津有味。以后年龄增长,也曾重读《水浒传》,虽然理解比小时候深入,但是形象却不如那时鲜明。后来才懂得,这就是形象思维的作用,生动的形象可以形成深刻的记忆。

1.概括选文中“历历在目”的几件事。(4分)

                                        

2.第①段中划线词 “搜索枯肠”用得好,说说理由。(3分)

                                                                 

3.小屋里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小时候的“我”为什么竟能百看不厌?(3分)

                                                                           

 

查看答案

阅读《守株待兔》一文,完成题目。(14分)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出自《韩非子·五蠹》

【注】①株:残留的树桩。②触:撞到。③耒(lěi):犁耙,古代耕田用的农具。④冀:希望。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A 兔触株(     )       B 因其耒(      )

C 冀复兔(       )        D 当世之民(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今欲以先王之政

A.入水求之

B.反归取之

C.物外之趣

D.置之其座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分)

兔 不 可 复 得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                                                                  

(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剑》)

译文:                                                                  

4.说说本文的寓意。(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唐代高适的《除夜作》一诗,完成题目。(6分)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①除夜:除夕的晚上。②转:变得。③明朝(zhāo):明天。

1.诗中表达了对故乡思念的句子是:                              。(2分)

2.首句中,“灯”在诗人的眼中为什么是“寒”的?(2分)

                                                                             

3.诗中除了抒发“对千里之外故乡亲人的思念”之外,还有什么样的情感?(2分)

                                                                             

 

查看答案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班级以“我爱文学”为主题出一期手抄报,你也参与其中。

1.请为手抄报取一个比较有文学色彩的名字(如“火花”“文学少年”等,但不可与示例相同),并说说你的理由。(3分)

名字:                    

理由:                                                                       

2.请你为手抄报设计两个与文学有关的栏目,并写出其名称。(2分)

栏目一:                             栏目二:                      

3.为积累更多的文学知识,办好手抄报,小明前往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图书馆他遇到了管理员王老师,他该怎样说?(3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6分)

学校开展了“我与家长共读名著”的活动。

1.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帮助小强将下面尚未完成的“读书文摘卡”制作完整。(3分)

读书文摘卡

书   名:《                 》              作者                     

精彩情节:   洞中历险      

读书体会:这一情节展现了主人公汤姆                                 

                                                         的性格特征。

2.当小强父子读到“汤姆逃学当海盗”这一情节时,引发了一段对话。

贪玩调皮的小强说:“爸爸,我真羡慕汤姆啊!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也要像他那样出去闯荡闯荡。”你是否赞同小强的想法?为什么?(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