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亲眼看到以动荡的船为家的渔民们安之若素,举止泰然。
B.没想到在人地生疏的西安碰到了老同学,他高兴得不知所措。
C.他就是臭名昭著、大名鼎鼎的一霸——黄石。
D.草丛中不时传来蟋蟀那悦耳的歌声,响遏行云。
根据语境和所给字义,在下列句子横线处选填汉字,有误的一项是
A.新疆与西北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主体工程15日提前(竣、峻)工,这意味着整个工程将于明年6月完工,比计划提前3个月。
“竣”指“事情完毕”,“峻”有“山高而陡峭”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竣”。
B.好在顾主儿都是我父亲的老朋友,我有不周到的地方,都肯(包含、包涵),闭闭眼就过去了。
“包含”的词义是“里边含有”;“包涵”是“包容、宽容”的意思,横线处应填“包涵”。
C.新茶配上清纯的山泉,果然相得(益、溢)彰,不同凡响。
“益”有“更加”的意思,“溢”是“充满而流出来”的意思,横线处应填“益”。
D.小王的这车菜卖得很快,旁边几个卖菜的却无精打(采、彩)地坐在车旁,很少有人光顾。
“采”指“兴致”,“彩”是“光彩,精彩”,横线处应填“彩”。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广袤(mào)解剖(pōu)不卑不亢(kàng)
B.倔强(jué)哄笑(hōng)俯拾即是(jì)
C.琐屑(xiè)提防(dī)同仇敌忾(kài)
D.短暂(zàn)细菌(jūn)深恶痛疾(jí)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为了让同学们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百姓生活现状有一个整体了解,某校举办了“认识国情,了解民生”的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面是第一块展板的内容,请你提取材料一的主要信息,再结合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4分)
【材料一】

主要信息:
【材料二】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排序,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11年依然保持着这一位置。
现状:
2.下面是第二块展板中展示的几段新闻采访记录,请你分别概括出百姓的生活发生
了哪些变化。(限6个字以内)(3分)
村民马女士:我的母亲去年查出患有肺癌,随后开始进行药物治疗。一个月算下来至少要几千元药费。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政府给予了我们适当的经济补贴,现在扣除每月500元基本医疗费用后,药费最多可以报销70%,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负担。
蔬菜批发商:由于国家支农政策好,现在农民种植的蔬菜品种多了,因此10年来,我批发的蔬菜品种已由原来的大葱、大蒜发展到数十个品种。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富了,可以说想吃啥都能买得到
市民吴大爷:我们一家三口原来同住在人均不足6平方米的平房中,由于住房问题,儿子30多岁还没有谈对象。全国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后,像我们这种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的家庭才有机会住进这么宽敞的楼房。现在,儿子的婚姻问题也解决了。
答:① ② ③
3.在参观完展览之后,学校要求同学们把自己的感受编写成一副对联,一位同学写出了下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补出上联。(3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了解民生,百姓生活日新月异
名著阅读(3分)
《战国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
特点和社会风貌。其文学成就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刻画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 ① 》 一文中,就紧紧围绕 ② 这一事件,展开对话描写,成功塑造了唐雎这一有胆有识的谋臣形象。运用语言描写不仅生动地刻画了主要人物,有时几句点染也使次要人物的性格跃然纸上,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对 ③ 三个人的语言描写就精彩至极。
默写(5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范仲淹《渔家傲》) (1分)
2.辛弃疾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生动写出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2分)
3.在《出师表》中表现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任的语句是: ,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