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题目。(20分)
雪地烤红薯
⑴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⑵(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⑶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⑷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⑸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⑹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⑺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⑻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⑼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⑽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那个人长得很像。”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4分)
手忙脚乱烤红薯→ →高声吆喝送红薯→
2.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分)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4分)
|
A.第④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笑”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
|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盯”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
|
C.第⑥段平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
|
D.第⑦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
4.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5.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平头少年心里在想些什么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不少于60字。(4分)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8分)
幼时记趣
⑴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⑵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⑶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⑷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文中划线词语。(4分)
①明: ②强:
③壑: ④盖: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
②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③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3.文中围绕“记趣”这一中心描绘了四幅图画,请简要概括。(4分)
4.作者是如何使得这些小事变成趣事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1. ,有容乃大。(选自《对联六副》)
2.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4.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5. ,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青山有幸埋忠骨, 。(选自《对联六副》)
7.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
8. ,楼台倒影入池塘。(高骈《山亭夏日》)
9.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
10.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它多次被改编成影视和动画作品,以无穷的艺术魅力吸引和影响着全世界的青少年朋友。相信你已经阅读了这本名著,请思考并回答一下两个题目:
1.《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迷路后,急切希望有人来救他们,但后来汤姆见到了人,却吓得动弹不得这是为什么?(2分)
2.在小说中,汤姆?索亚选择了逃离教会学校,请你对汤姆?索亚的离家出走作出自己的评价。(4分)
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虽然我们很渺小,但是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度晚年的保障;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的对象。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②让我们昂起头来,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修改①: 修改②: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并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语文用文字把五彩班斓的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四季美景使人心旷神怡,科学世界令人心驰神往,美好情感让人感动回味。一个疑问提出,一句妙语解读,都会带给我们快乐和收获。让我们睁大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奇妙的语文天地,去探寻无尽的宝藏,我们的心灵将在潜移墨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1.给文段中划线字注音。 旷: 藏: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 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