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兄弟》,完成题目。(16分) 兄 弟 ①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

阅读《兄弟》,完成题目。(16分)                                                        

兄 弟

①春旺和福生是兄弟,春旺是哥,福生是弟。

②春旺不大喜欢福生,因为他一直觉得爹娘偏心,对福生好。小时候村里家家都不宽裕,偶尔有了好吃的,爹娘总是由着福生吃,还反复对春旺说:“你是哥,多让着弟弟。”春旺二十岁的时候,爹娘叫他把福生带去打工,春旺心里不情愿,可拗不过爹娘,还是把福生带了出来,不过春旺告诉福生,自己所在的城东工地不要人了,把福生介绍到了城西工地,那个工地有他们村里的大牛。春旺让福生有事找大牛,别往自己的工地跑。大半年了,兄弟俩就见了两次面,每次见面福生总告诉春旺,他在公司很好,让春旺不要担心。

③中秋节到了,春旺的工地活儿多,没有放假,但发了月饼,一共四个,四个品种。春旺拿起一个最贵的肉馅儿月饼,喜滋滋的。他闻了闻,口水差点儿流出来。他忍不住三口就吃掉了这个月饼。因为吃的快,他没吃出月饼的滋味,只是觉得特别好吃。春旺想自己是哥,过节还是该去看看福生。

④吃过晚饭,春旺就出了工棚。春旺想自己不能空手去见福生,得带月饼,就一个就行。春旺挑了一个最便宜的椒盐月饼,然后往城西走去。

⑤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吃的肉馅儿月饼,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说着从口袋里掏出那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⑥春旺和福生在街道找了个地方坐下来。春旺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福生也抬起头看看天上的月亮。春旺说:“爹娘也在看月亮吧?”福生说:“肯定在看!他们肯定很想我们!”春旺说:“吃月饼吧。”福生说:“好,吃月饼吧。”春旺随口问:“好吃吗?”福生说:“好吃。”福生也问:“哥,好吃吗?”春旺说:“好吃,真好吃!”春旺这回可吃出味儿了,他吃得很香。他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也吃的很香,不免尴尬地笑了一下。春旺等福生吃完月饼就说:“回去吧,太累了,明天还得干活。”福生点头说:“回吧,明天还得干活呢!”

⑦三天后,大牛来找春旺,说要跟他借点钱,给他上大学的儿子买电脑。尽管春旺不情愿,可是自己才发了工资,况且大牛是村里人,不借说不过去,只得把工资借给了大牛。大牛接过钱,兴奋地说:“太谢谢了!我知道你们哥俩都是好人!前几天中秋,公司什么都没发,福生去超市花十块钱买了两个肉馅儿的月饼,非要送我一个。”春旺听得愣住了。

⑧送走大牛,春旺走到一边,捂着脸留下了眼泪……

⑨两天后,福生进了春旺所在的工地,住进了春旺的工棚,福生的床挨着春旺的床。睡觉,两人顶着头,挨得很近很近。

1.哪件事使春旺对福生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用一句话概括回答。(2分)

                                                                                                                                                               

2.春旺把福生介绍到城西工地,这对下面情节安排有何作用?结合具体情节回答。(3分)                                                                                         

                                                                                     

3.根据具体情景,回答下面问题。(4分)

(1)兄弟吃月饼时,为什么福生总附和着春旺说话?(2分)

                                                                                     

(2)春旺看到福生像自己一样吃得很香,为什么会“尴尬”?(2分)

                                                                                     

4.分别分析下面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4分)

(春旺)说着就从口袋里掏出那两个椒盐月饼,一把塞给了福生,福生捏着春旺给他的月饼,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5. 请展开想像,根据要求填空。(3分)

半路上,春旺遇到了福生。 (1) 。春旺问:“你去哪里?”福生说:“哥,我正准备去你那儿,在这里遇到你就太好了!”福生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月饼 (2地说:“哥,这是我们公司发的月饼,给你一个尝尝!”春旺一看,正是刚吃过的那种很好好吃的肉馅儿月饼,  (3。他说:“福生啊,哥也发了月饼,也给你带了一个!”

要求:(1)填写一个描写福生动作的句子;(2)填写一个描写福生神态的词语;(3)填写一个描写春旺心理活动的短语。

 

1.春旺得知福生特意买月饼送给他。 2.为兄弟互相送月饼的情节做铺垫,与福生搬进春旺的工棚相照应,引出人物大牛。 3.(1)(2分)福生对哥哥很尊重,很顺从。 (2)(2分)春旺觉得自己给福生的月饼没有福生给的好,有点过意不去。 4.“塞”表现了春旺想用自己的热情掩饰自己的私心;“捏”表现了福生感受到春旺情谊时的欣喜和对兄弟情谊的珍惜。  5.(1)福生迈着大步匆匆赶路  (2)兴奋  (3)心中一喜   【解析】 1.试题分析:由于爹娘的偏爱,春旺对弟弟福生有些不满,所以,出去打工,把弟弟放在了城西;在中秋节来临之际,弟弟为春旺送来了最好吃的月饼,说这月饼是公司发的,后来同村的大牛来借钱时说,那月饼是福生从超市买的。弟弟的这一举动,让哥哥深感惭愧,对弟弟的情感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5分)

①地球有各式各样的衣裳,五颜六色,绚烂多彩,而且会随岁月的更替而改变。  

②蓝色的衣裳是海洋湖泊,冬天暖和,夏天凉爽。这是因为水所能吸收容纳的热量特别多,使1立方厘米的水升高1℃所需的热,足以使3000多立方厘米的空气或是5立方厘米的花岗岩也升高1℃。当阳光强烈时,水把大量的热吸去,起到了降低气温的作用;当天气转冷后,水又把热陆续放出来,使气温不致降得太低。  

③地球上约有71%的面积遮盖着蓝色的衣裳,而在大陆上又有大约1/5的土地穿着黄色的衣裳。这是沙漠或半沙漠地区,它使那里的气温热时特别热,冷时特别冷。不是雪中送炭而是火上浇油,起着与海洋相反的作用。在沙漠中,昼夜温差常常达到好几十摄氏度。  

④黄色衣裳之所以产生这种效果,一方面由于它本身吸收容纳热量的能力比水要差许多,同时也因为它不能像海洋那样经常把大量水蒸气输送到空中,使那里的空气保持比较潮湿的状态。  

                                  。它拦截阻挡着太阳射来的热,同时也阻挡地面的热向宇宙中散失,假使没有大气,被太阳照着的地方就太热,而晒不到的地方又太冷了。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其含量越多,吸热能力就越强,所以海洋上潮湿的空气比沙漠上干燥的空气更能吸热保暖,调节温度。

⑥在高山上,空气稀薄,水蒸气的含量也少,热量来的虽多,去得也快,到了一定程度,支出更超过了收入。那里常常终年被积雪所掩盖。  

⑦两极也是终年穿着白色衣裳的地区,那里因为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阳光是斜射的,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沿途被拦截阻挡掉的热就多,所以到达地面的热量少,因此两极的气候严寒。地面得到的热量已经少了,白色的衣裳更将这些热大量反射掉。刚落下的白净的雪能把射到地面的90%左右的热反射回去,这就使温度更低了。  

⑧包括两极和高山地区在内,地球上约有1/10的陆地终年穿着白色的衣裳。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穿上白衣裳的地区就更多了。这些白色的衣裳对地球上的气候有重要的影响,我国气象学家吕炯等已发现,北方海洋的结冰量和我国长江流域旱涝现象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至于那种面积广大的终年积雪的地区,更是冷空气的制造厂,广泛地影响着天气的变化。  

⑨能够使地球上冷暖干湿更加适合人类需要的,是绿色的衣裳。植物掩盖着地面,掩盖得最密的是森林,它对改善气候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惜的是,和我国辽阔的领土面积比较起来,森林面积显得太少了。  

⑩地球的衣裳和气候的关系如此密切,因此我们必须要使它穿得合适。这是有可能做到的,目前也正在做。修水库、扩大水田是为了使陆地上有更多的地区穿上蓝色的衣裳;黑化冰川,使白色衣裳变黑的工作也已开始了。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我们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

1.阅读全文,请拟一个能概括文章内容的题目。(2分)

                                                                                            

2.文章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选择一种,说说它的表达作用。(4分)

说明方法:                             

表达作用:                                                                

3.请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在文章第⑤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4. 文章第⑦段“阳光在大气中旅行的路线长”一句中,作者为什么用“旅行”而不用“经过”?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

                                                                                      

5. 文章第⑩段写道“还有更多的为大地剪裁衣裳、描龙绣凤的工作要进行,我们一定能使地球上的气候一天天变得更好”,请你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仿照本段画曲线的句子,写下你可以为地球“裁剪衣裳,描龙绣凤”的行动。(写出两点即可)(4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古文,完成题目(16分)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选自《石渠记》)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乃记之而去。

(选自《小石潭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 民其上 (         )          (2 )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小谭 (         )        (4)心之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2分)

                                                                             

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4分)

                                                                                                                               

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

                                                                          

 

查看答案

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6分)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齐鲁青未了”是作者乍一见泰山,惊叹“夫如何”之余的揣摩之景。 请你发挥想象,描绘这一景色。(30字左右)(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2分)                                                                     

3.“会当凌绝顶”中的“会当”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欣赏。(5分)

鸟鸣涧

唐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请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惊”和“鸣”二字的精妙之处。(3分)

                                                                            

2.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人在这首诗中流露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观察漫画,回答问题(5分)

 

满分5 manfen5.com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3分)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