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句子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3分) A.2012年4月2日,连云港市...

下面句子中,表述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3分)

A.2012年4月2日,连云港市民航开通了直飞西安的航班。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B.母亲节,她瞒着妈妈和爸爸买了一大束康乃馨,准备以此作为礼物,给母亲一份惊喜。

C.4月22日,中国矿业联合会在连云港市东海县组织召开了“全国地热(温泉)尾水回灌与弃水处理应用技术研讨会”,以期解决当前我国地热水位快速下降的问题。

D.伴随3D版《泰坦尼克号》在全国公映,让国民在享受视觉盛宴、重温美好剧情的同时也深深地纠结于国产影视作品的质量问题。

 

C     【解析】 试题分析:A、“缩小”不能用“倍数”来表示。B、歧义,(1)她和爸爸瞒着妈妈买了一大束康乃馨,(2)她瞒着妈妈和爸爸,自己买了一大束康乃馨。D、缺少成分,去掉“让”。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任何个人的成就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较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B.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虽然工作很繁重,但看起来精神矍铄

C.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D.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使(chāi)呜(yàn) 干(shì)晶(yíng)

B.跚(pán)跄(niàng)奔(sāng)惺(sōng)

C.腐( yū )踌( chú ) 发(huàn)字(tiě)

D.峋(lín )闲( fù )祷( qí )称(chèn)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里内写汉字。                         (4分)

春光明媚的瘦西湖 pàn(      ),闻名遐迩的五亭桥旁,一群群踏青的少女从我们身边走过。飘扬的黑发,清 chè(        )的目光,花一般清新的红晕,鹿一般轻yíng (        )的脚步,仿佛整个世界都洋yì(    )着她们的歌声和笑声。

 

满分5 manfen5.com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以“我理解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填“老师”“幸福”……

(2)以记叙为主,要有适当的议论、抒情;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感悟春天》一文,完成题目。(20分)

感悟春天

①江南的春天,总是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悄悄来临的,“杏花春雨江南”,这是上了名诗之页的。数落我经历的几十个春天,总是乍暖还寒,反反复复需要冲破凛冽的西风和反攻的寒潮才降临人间。因此春光很金贵,春色也往往只能雨中窥视,总在不经意中,只一眨眼,便进入了初夏的境地了,常常令人生出春光难觅的感慨。

②珍爱春天,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执著,这也是对照冬天的岁月,有比较而有鉴别的一种实际行动。虽然说,冬天的寒冷对于世界,是净化,是考验,是生命的再生前提和生活的新生要素。这也是一种反衬和折射:没有坚冰,谁去认可红梅的烂漫?没有白雪,谁去判定青松的高洁?但是那似乎是哲学的命题和诗人的想象。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

③谁不承认春天是美好的?“遇物尽欢欣,爱春非独我”,诗人白居易就是这样说的,翻翻一部唐诗吧,那里面尽有李白、杜牧、韩愈、李贺们的春感慨。摆着道学面孔的人物,是不是不咏唱春天呢?北宋理学家程颢写下了《春日偶成》,还成了《选本千家诗》的第一首。朱熹更是有名的“老夫子”,他面对朗朗春光,盈盈春意,也唱了“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日》诗。和尚是讲究四大皆空的佛门子弟,也不能不被春天打动“凡心”。唐朝的志南和尚写下了这样的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中国的古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们从各个角度歌唱春天,从春风、春水、春雨、春草、春柳、春鸟、春山、春游、春宵、春眠等来尽情歌唱,进而从欣赏春天写到珍惜春光。

④品味春色,沐浴春光,感受生活,感悟人生。这可以说是中外一致,概莫能外。“闺中少女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如果这位生在封建时代的女子奈何不了这种生活,那么现代的那位美国哲人桑塔耶那则更有,甘愿为春天俘虏的意味了。这先生长期在哈佛教书,50岁那年,春日的有一天在讲台上,偶有知更鸟飞来,立在窗格子上,他注意到了,感受又一个春天的到来,他回过头来,向学生们说,我与阳春有约!冲出教室,开始了他云游欧洲大陆之行。

⑤生命四季,是我们每个人都共有的,而春天更能开启人们的感情之源,心灵之泉,难怪首次在甲骨文里露面的形声字就是“春”,难怪古人殷殷切切地寄语他的友人“此行江南去,千万和春住”。居住在大观园中的湘云更是大声疾呼:“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可是事实上春光难永驻,有来必有去,谁也挡不住“落花流水春去也”的结局。不管是落花有意,还是流水无情,都是表现了时间之易逝的自然迹象,但是精神上的青春,意志里的春色,进取中的春光,则当常驻于有志人和奋斗者的岁月年华里!

1. 从第①段来看,作者认为“春光很金贵”的理由是什么?由此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慨?(4分)

                                                                           

                                                                           

2. 读第①段,你感到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3分)

                                                                           

3. 第②段最后说,“只有春天才是大众的,才是为伟人和凡人、诗人和农人共同承认和赞美的。”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4. 用一句话概括第③段的内容。 (2分)

                                                                           

                                                                           

5.第④段画线句子中的“这”具体指什么?(2分)

                                                                           

                                                                           

6.第④中那位封建时代的女子和那位现代美国哲人难能桑塔耶那面对同样的春天,心态却明显不同。请借助文中“悔”和“冲”两字分析他们各自的心态。(4分)

                                                                           

                                                                           

7. 作者从春天里得到了怎样的人生感悟?(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