炳烛而学(13分)
晋平公①问于师旷②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③矣。”师旷曰:“何④不炳烛⑤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⑥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⑦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⑧?”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晋平公:春秋时晋国的国君。②师旷:春秋时晋国的乐师,眼睛失明,善于弹琴,精于辨音。③暮:晚。④何:为什么。⑤炳烛:点燃蜡烛照明。烛:光明,显著。⑥为人臣:做臣子的。⑦壮:壮年,古人三十岁以上为壮年。⑧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走路比哪个好呢?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①臣闻之( ) ②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
③盲臣安敢戏其君( ) ④善哉( )
2.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是吾剑之所从坠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
|
C.项为之强 |
D.何不试之以足 |
3.翻译句子。(4分)
①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②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4.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句,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2分)
早梅(4分)
齐己
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1.在诗人齐己笔下,“早梅”具有怎样的特点?请概括作答。(2分)
答:
2.诗歌第二联原为“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后将其中的“数枝”改为“一枝”,请谈谈这样修改的妙处。(2分)
给下列新闻拟标题,最适合的一项是 (3分)
4月29日从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了解到,我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全市包括江阴、宜兴在内的基金总量已超6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一倍多,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元。
去年,全市所有基层派出所及交巡警大队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成立以来,通过基层各工作站上报信息受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已有79人,颁发奖金10.4万元。下半年,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将举办“10年来我最感动的见义勇为英雄”活动。
|
A.我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 |
|
B.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有望突破8000万 |
|
C.去年,全市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 |
|
D.已有79人受到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 |
福州乌山的琵琶亭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面最适合作为下联的一句是(3分)
|
A.半入江风半入云 |
B.一味清凉上月时 |
|
C.二分明月万梅花 |
D.三月细雨春妩媚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
A.①⑤②③④ |
B.①③②⑤④ |
|
C.⑤③④②① |
D.⑤④②③①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能否推进素质教育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
|
B.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健全并建立了一整套班级管理制度。 |
|
C.这次会议规定每一位发言者的发言时间最多不能超过30分钟。 |
|
D.湛江的亚热带城市风光迷人,还有那丰富味美的海鲜也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