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纪双城的《我们身边的碳排放》,回答问题(9分)
哥本哈根气候峰会的举办,使“减排”成为全世界最热门的词汇。中印等国家先后公布了本国的减排计划,一下子把减排这个世界话题拉进了普通人的生活。
衣,“快速时尚”导致浪费。初听上去,减排似乎和衣服关系不大,其实恰恰相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说,从1990年到2005年,全球纺织品产量从4000万吨升至6000万吨。其中“快速时尚”趋势对纺织品生产和消费激增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衣服便宜了,消费者穿过几次就丢掉。但便宜衣服通常以人造材料制成,它们由石油化工原料合成,在这一过程中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温室气体远远超过天然织物。
此外,“快速时尚”还带来了另一个环境成本:清洗这些衣物所消耗的能量。而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每洗一次衣服会间接排放2公斤二氧化碳。
食,少吃牛肉少喝咖啡。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显示,18%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于肉类排气。而在肉类消费中,牛产生的温室气体又是最多的,每生产1公斤牛肉相当于向大气排放3. 6--6.8公斤二氧化碳。但在“食”这个话题中,不吃或少吃肉并非减排的全部。《新科学家》说,要尽量减少碳排放,很多欧洲人的生活习惯需要改变。以咖啡为例,每制造一杯过滤式黑咖啡,就会排放125克二氧化碳,其中2/3来自于生产过程,其余来自酿造。
住,盖节能房用再生纸。在寒冷的冬季,建筑取暖系统无疑将消耗大量能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未来3年北爱尔兰将建造50多套社会福利房,它们的节能效率超出平均水平75%。在“住”的领域要减少碳排放,不仅包括房屋设计,房间里的各种设备也同样重要。例如冬季时将空调温度调低2度,夏季调高2度,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00公斤;把家中常使用的灯换成节能灯,每年能少排放二氧化碳136公斤;甚至连卫生纸也有讲究,《新科学家》提倡用loo%再生纸做的卫生纸,“尽管它用起来没那么舒服,但每吨再生纤维可减少1. 5--2吨的;氧化碳排放”。
行,绿色交通和碳足迹。二氧化碳的另一大来源是交通。在欧洲,交通对能源消耗占到整体能源消耗量的20%--30%。减少出行带来的碳排放,第一步就是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美国公共交通联合会称,公共交通每年节省近53亿升天然气,这意味着能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1. 文章为什么说“快速时尚”导致浪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中多次提到了“英国《新科学家》杂志”,你觉得有这个必要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文章后,你准备怎样迎接“低碳”时代的到来?为构建绿色家园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说说你会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采取哪些“减排”措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杨震为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1.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词语。(4分)
①故所举 ( ) ②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 )
③为东莱太守 ( ) ④何谓无知 ( )
2.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当之郡”中“之”的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物外之趣 B.昂首观之
C.驱之别院 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至 夜 怀 金 十 斤 以 遗 震
4.翻译句子(4分)
(1)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5.本文表现了杨震怎样的品格?(2分)
阅读王昌龄的《送魏二》①,回答问题 (8分)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②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注释】 ①诗作于王昌龄贬龙标尉时。②潇湘:潇水在零陵县与湘水会合,称潇湘。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2分)
2.说说第二句中的“凉”字好在哪里,请简要分析。(3分)
3.这首诗在艺术构想上虚实结合,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名著阅读(8分)
1.本学期,我们学习了《汤姆·索亚历险记》,请根据下表,完成读书文摘卡(5分)
|
读书文摘卡 作者 国别 主要人物 性格特点
|
2.印第安人乔怎么会死在山洞里的?汤姆和哈克为什么再次回洞? (3分)
班级组织开展“我爱文学”主题活动,让每位同学编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请你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拟三个栏目名称。(4分)
小报名称;
栏目名称;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原句。(8分)
1.为者常成, 。
2.东隅已逝, 。
3. ,各领风骚数百年。
4.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 ,洒遍了 。
5.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 ,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6.《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哲理的诗句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