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回家的路 周国平
①生活在今日的世界上,心灵的宁静不易得。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人去尝试,压力逼迫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不主张年轻人拒绝任何机会,逃避一切压力,以闭关自守的姿态面对世界。年轻的心灵本不该静如止水,波澜不起。世界是属于年轻人的,趁着年轻到广阔的世界上去闯荡一番,原是人生必要的经历。所须防止的只是,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
②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我的习惯是随便走走,好奇心驱使我去探寻这里的热闹的街巷和冷僻的角落。在这途中,难免暂时地迷路,但心中一定要有把握,自信能记起回住处的路线,否则便会感觉不踏实。我想,人生也是如此。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
③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一个心灵。在理论上,人人都有一个心灵,但事实上却不尽然。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谈起。一个人惟有关注心灵,才会因为心灵被扰乱而不安,才会有寻求心灵的宁静之需要。所以,具有过内心生活的禀赋,或者养成这样的习惯,这是最重要的。有此禀赋或习惯的人都知道,其实内心生活与外部生活并非互相排斥的,同一个人完全可能在两方面都十分丰富。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把外部生活的收获变成心灵的财富,缺乏此种禀赋或习惯的人则往往会迷失在外部生活中,人整个儿是散的。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换一个比方,我们不妨说,一个有着坚实自我的人便仿佛有了一个精神的密友,他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这个密友,这个密友将忠实地分享他的一切遭遇,倾听他的一切心语。
④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在世界上闯荡了一番,有了相当的人生阅历,那么,他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世界无限广阔,诱惑永无止境,然而,属于每一个人的现实可能性终究是有限的。你不妨对一切可能性保持着开放的心态,因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时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抛下自己的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于是,他不但会有足够的勇气去承受外界的压力,而且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机会的诱惑。我们当然没有理由怀疑,这样的一个人必能获得生活的充实和心灵的宁静。
(选自《周国平自选集》,海南出版社)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标题“记住回家的路”的含义是记住从社会回到自我的路,在社会纷争和喧嚣中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获得充实的生活和宁静的心灵。 |
|
B.上文①②两段作者的观点是:年轻人要敢于闯荡,但与此同时万不可迷失自我,在行走的路上要坚守自己的追求,对自己满怀信心。 |
|
C.“有一些人,他们永远被外界的力量左右着,永远生活在喧闹的外部世界里,未尝有真正的内心生活。”句中的“内心生活”是指闯荡世界的人生阅历;“外部生活”是指坚实自我的心灵追求。 |
|
D.“自我是一个中心点,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这句话的含义是: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就会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迷失自我。 |
2.请分析上文第③段的论证思路。(6分)
答:
3.作者说:“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顺应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并且一心把自己喜欢做的事做得尽善尽美,他在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观点,为什么?(4分)
答:
陈涉世家(节选)(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扶苏以数谏故/广故数言欲亡 |
|
B.乃丹书帛曰:“陈胜王”/得鱼腹中书 |
|
C.吴广以为然/然足下卜之鬼乎 |
|
D.今或闻无罪/或异二者之为 |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译:
3.陈胜发动起义的导火线是 。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4分)
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长子扶苏“贤”而被杀,二世不当立而“立”,这必然加重秦王朝的内部危机,并由此引起更深的社会矛盾。 |
|
B.“失期,法皆斩”反映了秦王朝的残酷统治。 |
|
C.吴广去算卦,算卦的人对他说一定能成功。 |
|
D.“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说明陈胜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已初步树立。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脑部扫描研究显示,生活在都市中的居民大脑活动与乡村地区居民有很大差异——压力令都市居民大脑中感知危险、控制情绪的区域变得异常活跃。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科学家认为,这种过度活跃可能就是造成都市人口精神健康问题较严重的原因。事实上,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下,会令大脑某些区域发生畸变,导致焦虑,最后增加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
噪声、过于拥挤的环境和“社会差距”都会造成压力。此前有研究表明,都市人口患焦虑症的风险较其他人群高出21%,抑郁症风险则高出39%;出生并成长在都市中的人,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比乡村高一倍。
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述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2字)(2分)
2.到2050年,全球预计将有70%左右的人口住在都市。请根据上文内容预测到时侯社会压力的状况及其原因。(不超过50字)(4分)
从下列备选词语中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并运用一种修辞手法,描述一个工作认真的人。(80字之内)(6分)
媲美 随机应变 一马当先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不容置疑
下面的图表是“留守儿童情况统计图”。请认真读图,然后写出你的结论。(2分)
结论:
。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内容。(不超过15字)(2分)
近日,银川市政府采购中心组织召开了“银川数字化图书馆硬件设备采购的竞争性谈判”开标会。银川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基于建设“智慧银川”信息化综合大平台的总体设想,它立足银川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引进先进的网络设施和“云计算”技术,全面搭建银川市数字化文化云平台,并率先建成银川数字化图书馆的技术与服务体系。银川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将积极推动银川市信息化应用水平,让广大市民享受到信息化和网络技术带来的便利、高效,丰富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