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甲]吴广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是时桓楚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2分)

①吴广爱人         素:                         

至陈             比:                         

③使公即桓楚       将:                         

④恒楚在泽中       亡:                         

2.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两组:(①                   )(2分)

A.为坛而/山海誓

B.死即举大耳/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都尉/是以众议举宠

D.从民也/且与常马等不可得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①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

②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

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4分)

答:

5.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答:

 

1.①素:向来   ②比:等到   ③将:统帅,率领   ④亡:逃亡(2分,每解释对一个得0.5分) 2.①A;②C  (对一个可得1分,共2分) 3.①吴广故意多次说要逃跑,使军官恼怒,让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卒。 ②我听说先动手可以制服对方,后动手就被对方所制。(4分。每句2分,不要求文字一致,翻译正确,无语病即可)  4.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4分,各2分)  5.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阴险狡诈等)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4分,各2分) 【解析】 1.试题分析:①“素”属古今同义字,除了朴素、白色、素菜的义项外,今还有平素。②“比”为多义字,根据语境,“比”的意思为“等到”。 ③“将”有将军和率领(军队、士兵)之意,属多义字,根据语境,此处当是率领之意。④“亡”有逃亡、死亡、通“无”等义,根据语境,此处当为“逃亡”之意。以上四字均为单音节词,翻译时将它们换成现代汉语中合适的合成词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古诗词赏析。(4分)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诗人“别湖上亭”时触动他情思的景物有哪些?(2分)

2.请赏析诗歌的三四句“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4分)

  某学者就“初中生语文学习方式与学习效率之关系”对三个平行班(每班50人)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满分5 manfen5.com学习方式

掌握80%以上

掌握50%一80%

掌握50%以下

一班:听老师分析讲解

12人

28人

10人

二班:自己看书做题

11人

30人

9人

三班:以上两种方式结合

40人

9人

1人

 1.由上表可得出结论:

 2.结合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结论的原因。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4分)

1.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在渭州三拳打死镇关西,在相国寺______________ (行为),在野猪林义救                 

2.小明从小就受到《论语》、《孟子》、《红楼梦》等文学名著的熏陶,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你也一定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请选择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结合作品内容或你的感悟,补全下联。(2分)

     上联:读论语,懂不耻下问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理解性默写(6分)

1.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中,运用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范仲淹在《渔家傲 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矛盾心理。

3.苏轼的《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表现词人豪放气概的句子是:                  

                                          

4.“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完整的诗句:                                                     

5.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6.《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宏伟政治蓝图是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初春的黄山,是人们欣赏美景的好季节。

B.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美的眼光去看世界,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

C.我们要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D.能否根治网吧“顽症”,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