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后的四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恰当的顺序是 ( )。 (4分)
,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激湍; ,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 ,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 ,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春天的滚钟口是个美丽的时节。这里风景秀丽,林木葱笼,山花争艳,泉水淙淙,山腰绿荫葱葱,山巅白雪皑皑,这就是 A (久负盛名/闻名遐迩)的“贺兰晴雪”。景区内古禹王台、兴隆寺、晚翠阁等清代所建的寺庙,布局巧妙,错落有致。笔架峰上有望海亭,站在亭中远眺,银川市的平原景色 B (一览无余/一目了然)。
1.根据语境,为文中A、B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2分)
A. B.
2.语段中划线的句子是个病句,修改后的句子为:(2分)
根据拼音写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1.生机ànɡ( )然
2.分道扬biāo( )
3.明眸( )善睐
4.言简意赅( )
默写。(16分,每空1分)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 (《诗经》)
2.蒹葭凄凄, 。所谓伊人, 。 (《诗经》)
3. ,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4.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7.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 。(陶渊明《桃花源记》)
8.若夫 , ,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9.王之涣《凉州词》中,表现物候现象的诗句是: , 。
10.日本某些反华势力企图篡改历史,将中国钓鱼岛收购为其所有,结果招致世人的普遍谴责,正应了孟子的那句话“ , 。”
作文(40分)
要求:1.紧扣下面材料,展开联想和想象,将它扩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自拟题目。
2.要真实、有个性地表达,语言流畅,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材料:海边的大森林里住着猴妈妈一家人。猴妈妈有三个孩子。老大叫猴听话,老实本分;老二叫猴机灵,很爱动脑筋;老三是个女孩,叫猴美丽,长得很漂亮。有一天,猴妈妈把三个孩子叫到跟前,给了每人100元钱,叫它们离开家去独立生活,看谁能过上富足的日子。
(三) (10分) 给心灵松绑
那个黄昏,我把考得一塌糊涂的数学试卷带回家。我站在灶火塘前,大气不敢出,等着父亲发落。屋子里灰蒙蒙的,有静静的尘土在浮动。父亲在炕上端详着试卷,半天没说一句话。末了,他有些随意地说,前面的几道题粗心了些,以后就好了。说完,把试卷一丢,又在炕上忙着补他的箩筐。这是我记忆中颇为清晰的场景。母亲在院子里专心地喂猪,鸡们踱着方步进了鸡窝,夕照沉静在邻居的东墙上。我原本以为会惊天动地的事情,就这样在寂静中轻描淡写地过去了。
然而,以后的人生中常有类似的场景出现。在考试中,本来成绩下降到只拿一个二等奖,父亲会说,不错,不错,我还担心你连三等奖也拿不到呢。平时,父亲总是磨叨,比咱强的人多了,分高分低的,不要太在意。有一年暑假,我去大同打工。一个半月后,灰头土脸的我只挣回了100多元钱。父亲说,不少不少,有人出去一年,一分钱也没拿回来。
我总觉得父亲的宽容有点像是纵容。
最要紧的是那一年复习。周围的邻居都劝父亲,家里都这样了,就不要再让小子复习了。实际上,我的内心也有所动。临近开学的时候,父亲还是坚定地说“去吧。”
我说:“恐怕没希望。”父亲说:“数学、英语比去年进步了不少,应该没问题。”“你病着,地里的活那么多,我怕家里顶不住。”我亮出了我最担心的底牌。“有你妈呢,更何况,你回来也顶不了多少事,到学校学你的,家里的事,不要想太多。”父亲说得极轻松。
那些年,父亲没有呵斥过我一句,也从来没有强加给我什么目标和任务。即便在家里最困难的时候,也没让我的内心犯过难。现在,我也有了儿子。我发现,我对儿子的呵护中也有着“纵容”的成分。或许,父亲潜移默化的爱早已让我懂得了:最真的爱,就是最大限度地给心灵松绑。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1.请找出本文的主旨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①我总觉得父亲的宽容有点像是纵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发现,我对儿子的呵护中也有着“纵容”的成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际上,我的内心也有所动。”请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多处文字表现了深深的父爱。请在文中摘出一处描写父亲的文字,分析其中蕴涵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文中的父亲给孩子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而现在不少家长则认为,必须给孩子适度的压力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你同意哪一种做法?请写出你的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