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8分)
①(新华社长江前线22日22时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1000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渡江区域。
②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________(A、攻破 B、突破 C、冲破 D、打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30万人。21日下午5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35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23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战犯汤恩伯21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西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23日可以渡完。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1.文中的第①段是这篇消息的__________部分,括号内的字是新闻的电头,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精确到“时”暗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文中两次出现“至发电时止”,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新闻一般以记叙为主,要求“用事实说话”,但也可以适当地穿插一点议论。选文即从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两方面议论了敌人毫无斗志的原因。(2分)
4.给文中横线上选填一个恰当的词语___________。(1分)
语文能力(13分)
1.《长歌行》这首诗以景寄情,有情入理,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生哲理。(1分)
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洞庭湖浩大气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1分)
3.《石壕吏》一诗中,暗示老妇人已经被抓去服役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4.我国古代有许多描写莲花的诗句,请写出一句课外的诗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日本政府的强硬态度和歪曲历史,频繁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让我们发现战争离我们并不遥远。请列举和战争有关的一则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例子,请你在数学、历史、音乐等其他课程中任选一种,用比喻句写出你对这门课的理解。(3分)
例句: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_______是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午放学后,李林同学来到学校图书室,准备借一本文学名著,面对眼前众多的书,李林不知怎样选择,这时,你走过去热情地向他推荐。请在下列书目中任选一本(部),从作品特点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方面来向他介绍。(4分)
备选书目:《童年》《水浒》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格列佛游记》 《骆驼祥子》
书名:
作品的特点(指作品内容、主题思想、写作手法、人物形象、语言特点等,可任意选取一点作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己的阅读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成语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的是()
|
A.穷途末路 炮火连天 伶牙俐齿 口是心非 |
|
B.一日三秋 怒发冲冠 一发千钧 肝肠寸断 |
|
C.草木皆兵 何乐不为 如梦初醒 色厉内荏 |
|
D.如虎添翼 口若悬河 旁若无人 呆若木鸡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秒,吴斌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
|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
|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
|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 |
下列诗句能与“四面湖山归眼底”构成对偶的是( )
|
A.万家忧乐在心头 |
B.千树万树梨花开 |
|
C.一江春水向东流 |
D.两岸青山相对出 |
下列诗句中,描写冬天景物的是:( )
|
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
B.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
C.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
D.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