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学作品阅读(11分) 温暖的扑克 李丹崖 (1)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巡回演唱...

文学作品阅读(11分)

温暖的扑克

李丹崖

(1)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巡回演唱会就要开始了,平日里冷清清的体育中心,今日也变得车水马龙,人声鼎沸,放眼望去,到处都是举着各色旗帜和荧光棒的男男女女,大都是年轻人。当然,还有许多想趁机捞一笔的聪明小贩,他们借机兜售一些望远镜、文化衫、歌星的海报……

(2)她就那样站在人群里,脚下放的是一摞摞本次巡回演唱会的纪念扑克,一看便知,她也加入了聪明的小贩中间。她没有吆喝,只是安静地站在路边,头顶上面一棵高高的白玉兰,已然含苞。

(3)和其他穿着花哨的小贩不同,她穿了一袭白衣,看到我们上前,她略带娇羞地小声细语:“买扑克不?演唱会纪念版的……”我一瞬间惊讶于扑克制造商的精明,他们把歌星的众多照片制成一张张扑克牌。

(4)我问了价格,她依旧小声地说:“10元两副。”那声音极低,仿佛是怕惊扰了她头顶的那树白玉兰。我正要掏钱,朋友先我一步跟她讲起了价格:“6元两副行不?”

(5)我抬头看她,此时的她两颊绯红,面露难色地说:“真的不好意思,其实我也是替别人代卖的,价格是他们定好的。”

(6)“那就这样吧,我要了。”我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想……

(7)拿着女孩为我们包好的扑克,我和朋友顺着体育中心的林阴道向入口处走去,就在我们走到拐角的时候,一个六旬左右的老伯突然蹿出来拦住了我们。他满脸堆笑地说:“孩子,我有件事请你们帮忙。”

(8)朋友几乎被吓了一跳,旋即拉着我就要躲,我明白朋友的意思,怕是遇上以乞讨为借口的骗子

(9)“孩子,你们别怕,我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你手里拿的扑克就是我孙女卖的。这孩子喜欢唱歌,有文艺特长,一定要来看演唱会,又不忍心花我的钱,所以才替别人兜售扑克牌。”老伯急切地说。  

(10)“那您要我们怎么帮助您呢?”朋友问

(11)“很简单,我这里有100块钱,我估摸一下,她脚下的扑克也就值这么多钱,我不方便出面,你们能代我去把那些扑克买过来吗?我想让我孙女赶快买票进场。入场晚了,我怕别人挤着她。”老伯看到检票口打开了,几近哀求地说。

(12)我和朋友相互一望,旋即接下了老伯的钱。

(13)女孩看我们又回来了,不解地问:“扑克有问题吗?”

(14)我慌忙解释:“没有,我回来是想买下你所有的扑克。”

(15)“你们要这么多扑克做什么?”女孩并没有我们想象的欣喜,而是有些迟疑。

(16)朋友看马上要露出马脚,灵机一动说:“是这样,我俩开了一家小店,你这些扑克我们打算买回去,放在我们店里卖。”

(17)女孩兴奋得几乎跳起来。“太好了!我正愁着入场后就卖不掉了呢?”

(18)一折合,我们不禁佩服那位老伯的眼力--总共还剩33副扑克,共99元。

(19)我们和女孩的爷爷是看着她走向售票口的。买了票的她,立即跑进了检票口,一路小跑进了场。看到孙女如愿以偿,老伯一个劲地冲我们说“谢谢”。

(20)老实说,这场巡回演唱会多少有些千篇一律,并没有给我留下多深的印象,而那个在白玉兰树下卖扑克的女孩,还有躲在灌木丛中后欣慰、窃喜的爷爷却久久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我知道,那是种幸福的感觉。幸福,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帮助了两个浸泡在爱里的人实现了他们的甜美心愿。  (选自2009年5月4日《中国教育报》,有改动)

1.本文叙述了白衣女孩的一件什么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2.“就在我们走到拐角的时候,一个六旬左右的老伯突然蹿出来拦住了我们。”句中加点的“蹿”字表达上有什么作用?(2分)

                                                                       

                                                                       

3.第(6)段中画线句子“‘那就这样吧,我要了。’我毫不犹豫地说。因为,我想……”请你结合上下文,发挥想象,把“我”这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描写出来。(3分)

                                                                       

                                                                       

4.研读本文,从人物形象的描写方法或文章主题的角度拟一道题,并给出题的答案。(4分)

问题:                                                                  

答案:                                                                   

                                                                        

 

1.女孩自己贩卖扑克赚钱看演唱会。 (2分,意思对即给分) 2.表达了爷爷焦急的心情,体现了爷爷对女孩的关爱。(3分,答出表达了“爷爷焦急心情”给2分,答出“体现了爷爷对女孩的关爱”给1分,意思对即给分) 3.例:我想,她的确是个实在的女孩,年龄也比我小得多,应该还是学生,说不定还是每一次在课余时间打工呢。(3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 4.略 【解析】 1.试题分析:《温暖的扑克》讲了一个女孩自己贩卖扑克赚钱看演唱会,表达了“幸福,不为别的,而是因为我们帮助了两个浸泡在爱里的人实现了他们的甜美心愿”的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概括。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课文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10分)

背影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文段划横线句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2分)

                                                                      

                                                                      

2.“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句中“再”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3.文中“我”的两次流泪有什么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4.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你从这“回头”中感受到了什么?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3分)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在下面横线处填写相应的诗句。(6分)

1.青青园中葵               。《长歌行》(汉乐府)

2.相顾无相识,               。《野望》(王绩)

3.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

4.                  ,平海夕漫漫。《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

5.描写《望岳》中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笔力千钧,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勃生机的句子是                                                         

 

查看答案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下列问题。(4分)

《春望》 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字中,首联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2分)

2. 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查看答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则古文选段,回答题目。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                                                     ——刘禹锡《陋室铭》

【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不足为外人也          大之行也,天下为公。

B无案牍劳形            闻,欣然规往

C舟首尾长约八分有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者。

D濯清涟不妖            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2.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3.下面各句是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甲文中举诸葛庐、子云亭的例子,是为了说明陋室不陋的道理。

B.乙文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先用“出淤泥而不染”总括莲花的品格,再分别从几个方面赞扬了莲花象征了君子的庄重、质朴、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美名远扬等美好品质。

C.乙文从始至终以“菊之爱”、“牡丹之爱”衬托“莲之爱”,层层深入地写来,其中涵盖了大量社会现象,文虽短而意蕴无穷。

D.甲文通过对所居房屋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