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作文(50分)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

作文(50分)

生活中并不缺乏快乐,只要用心体味,你总能从中悟出快乐的真谛,找到获取快乐的办法,捡到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以“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文体自选。

②字数不少于600字;如写成诗歌不少于16行。

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略 【解析】 试题分析:“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是一篇命题作文。这个题目出得好,学生看到应该很开心。因为有些的中考作文题“心中有盏红绿灯”、“又见枝头吐新芽”都是“比喻设题”,即题目含有比喻意义,不能仅靠字面意思理解作文。学生对这种题目普遍感到有点害怕,同时又感到向往,但写起来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学生审题时,要审出一种积极向上健康的心态,写出来,才能给人以借鉴与启迪。这里的“钥匙”是一种比喻的修辞,作文时,应理解其“喻意”,一件事、一个人、一处景、一个物,这都或许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无尽的收获。 从文体选择来说,“那天,我捡到了快乐的钥匙”这一命题更适于写成记叙文,学生应选择常见的人事景物来进行选材写作。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8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①,相田文②。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田文曰:“可。”起曰:“将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乡③,韩赵宾从④,子孰与起?”文曰:“不如子。”起曰:“此三者,子皆出吾下,而位加吾上,何也?”文曰:“主少国疑⑤,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⑤之于子乎?属⑥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注】①魏置相:魏国设置相位。②田文:战国时人,曾任魏相,能礼贤下士。③不敢东乡:乡,同“向”。不敢向东侵犯。④宾从:服从、归顺。⑤主少国疑:国君年轻,国人疑虑。⑥属:同“嘱”,委托、托付。

1.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三军,使士卒乐死(     )

田文(     )

是之时(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中的意思。(2分)

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                                                           

3.你认为吴起是怎样的人?请结合上面的文言文简要阐述。(至少从两个方面进行评价)(3分)

 

查看答案

 

四、写作(60分)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满分5 manfen5.com

满分5 manfen5.com

台湾著名绘本作家几米为自己的作品《希望井》配上了这样的文字“掉落深井,我大声呼喊,等待救援……天黑了,黯然低头,才发现水面满是闪烁的星光。我总在最深的绝望里,遇见最美

丽的惊喜。”

在你的生命中,是否也曾遇见过“最美丽的惊喜”?

请以“最美丽的惊喜”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

(1)文体自定。

(2)选择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3)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三)(9分)

杨继盛,字仲芳,容城人。七岁失母。庶母妒,使牧牛。继盛经里塾,睹里中儿读书,心好之。因语兄,请得从塾师学。兄曰:‘若幼,何学?’继盛曰:‘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兄言于父,听之学,然牧不废也。年十三岁,始得从师学。家贫,益自刻厉。举乡试,卒业国子监。                                  (《明史·杨继盛传》)

【注释】:①庶母:旧时对父亲的妾的称呼;②任:担负得起;③卒业:完成学业;④国子监:旧时设在京城的高等学府。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3分)

(1)里中儿读书           (2)因       (3)自刻厉         

2.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幼者任牧牛,乃不任学耶?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杨继盛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3分)

                                                                        

 

查看答案

 

(二)(11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选自课文《唐雎不辱使命》)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2)故不错意也              

(3)轻寡人与                             (4)长跪而谢之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3.仿照示例,请从A.B选项中选择一句,作一个朗读设计。(4分)

温馨提醒:朗读设计的脚本丰富多样,但以体现你对人物形象的准确把握为佳。

示例: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朗读设计:应读出威胁的语气,突出重音“天子”、“百万”、“千里”,表现秦王炫耀自己的强大的权势,想要威胁唐雎,使他屈服,要展示出秦王凶狠残暴的性格。

A.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B. 唐雎曰:“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选择    句。我的设计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一)(6分)

舟上

徐照

小船停桨逐潮还,四五人家住一湾。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

1.徐照是温州诗人,他与徐玑、翁卷、赵师秀诗风相似、旨趣相投,而且字号中都有“灵”字,人们称他们为“       ”。(1分)

2.诗中描绘了小船逐潮、江畔人家、晓光侵月、      等江南常见的景致。(2分)

3. “贪看晓光侵月色,不知云气失前山”中的“贪看”、“不知”表现了诗人此时怎样的心情?(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