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文后的问题。

桂林山水歌(节选)

贺敬之

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

神姿仙态桂林的山!

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

如情似梦漓江的水!

水几重呵,山几重?

水绕山环桂林城……

是山城呵,是水城?

都在青山绿水中……

呵!此山此水入胸怀,

此时此身何处来?

……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

此来关山千万重。

马鞍上梦见沙盘上画:

“桂林山水甲天下”……

呵!是梦境呵,是仙境?

此时身在独秀峰!

心是醉呵,还是醒?

水迎山接入画屏!

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

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

招手相问老人山,

云罩江山几万年?

――伏波山下还珠洞,

室珠久等叩门声……

鸡笼山一唱屏风开,

绿水白帆红旗来!

大地的愁容春雨洗,

请看穿山明镜里――

呵!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

祖国的笑容这样美!

1.节选诗句赞美了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_的感情。

2.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云中的神呵,雾中的仙,神姿仙态桂林的山!(拟人)

B.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比喻)

C.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拟人)

D.黄河的浪涛塞外的风,此来关山千万重。(夸张)

3.判断下列破折号用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①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转折) (    )

②歌中歌――山山应我响回声(解释说明) (    )

③大地的愁容春雨洗,请看穿山明镜里――(表示声音延长) (    )

④桂林的山来漓江的水――祖国的笑容这样美!(解释说明) (    )

4.本段诗句重点围绕哪两个字展开描写?写出景致的名称。

5.“鸡笼山一唱屏风开,绿水白帆红旗来”从________方面赞美漓江的美景。

 

1.桂林的山水之美 对祖国山河热爱 2.A(这句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方法。) 3.①×(应为“解释说明”)②√③√④√ 4.重点围绕“山”、“水”两个字展开描写。所描写的景致有:漓江、桂林城、独秀峰、老人山、伏波山、还珠洞、鸡笼山。 5.色彩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主旨的能力。桂林山水甲天下,诗人用清新明丽、凝炼而生动的语言赞美了桂林山之秀,水之美,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把高耸入云的山比作神和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3.本题考查学生判断破折号用法的能力。做题时要了解破折号用法的种类,破折号的用法较多:①表转折;②表声音的延长;③表解释说明;④表示递进等。“画中画――漓江照我身千影”中“漓江照我身千影”是对“画中画”的解释说明,而不是表转折。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桂林山水甲天下,因此诗人抓住桂林风景的主体“山”、“水”两个字展开描写。景致的名称可以从诗中一一找出。 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由“绿、白、红”三个字可以看出作者是从色彩方面来赞美漓江的美景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节诗歌,回答问题

杨家岭的红旗啊高高地飘,革命万里起高潮!

宝塔山下留脚印,毛主席登上了天安门!

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

赤卫军,青年团,红领巾,走着咱英雄几辈辈人……

社会主义路上大踏步走,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身长翅膀吧脚生云,再回延安看母亲!

1.下面各句采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宝塔山下留脚印

B.身长翅膀吧脚生云

C.延河滚滚喊“前进”

D.光荣的延河还要在前头

2.诗中运用了叠词,表现了陕北口语的特色。叠词可分别用来:

A.表示事物 

B.表示数量 

C.表示情态 

D.表示颜色。请摘抄这节诗的叠词,并标上相应的序号。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

3.“枣园的灯光照人心”指的是________

4.这一节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彩虹似的梦”究竟指的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肩膀上的红旗手中的书”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查看答案

选词填空:(8分)

1.天蒙梦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_______(冰凉、清凉、阴凉)。

2.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放一_______(瓢、勺、杯)油。

3.河水缓缓地流着,_______(安静、平静、宁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

4.对于柳,人们又是_______(写诗、作诗、吟诗),又是作画,又是感叹它的多情,又是赞赏它的多姿。

 

查看答案

解释文中的下列词语:(12分)

兀地(     )       舒展(    )

品尝(     )       逞能(    )

得意洋洋( )       赞赏(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