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我的中国心》作者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 ,《黄河大合唱》作者 ,节选自 ,...

《我的中国心》作者      ,《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      ,《黄河大合唱》作者     ,节选自          ,该歌词由     谱成歌曲。

 

黄霑晓光光未然黄河大合唱冼星海 【解析】 试题分析:《我的中国心》作者黄霑,黄沾(同沾,与曹雪芹同名)(1941年3月16日-2004年11月24日),原名黄湛森,英文名James.J.S.Wong。香港著名作家、词曲家。1949年随父母移民香港;早年入读喇沙书院,后升读港大,1963年毕业于港大中文系;先前从业广告、电影、作曲。任过香港电视台、电台主持人。与金庸、倪匡、蔡澜一起被称为“香港四大才子”,又与倪匡、蔡澜一同被称为“香港三大名嘴”。写出2000多首歌曲,其中《上海滩》《沧海一声笑》《狮子山下》《问我》《 我的中国心》为“经典中的经典”,被冠以“流行歌词宗匠”,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我的中国心》是香港回归前,香港歌手张明敏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的,一经演唱,立即广为流传,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共鸣。《在希望的田野上》作者晓光, 作词家晓光(即原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陈晓光,男,1948年出生,河北景县人。1964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毕业。历任中国音乐家协会《词刊》副主编、主编,中国艺术报社副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副部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中国农村的全面改革制定了美好蓝图,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推行,在短短的几年中,中国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村到处呈现一番生气勃勃的景象。为了反映农村这一深刻变化,1982年,作曲家施光南与词作家晓光一起满怀激情与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赞颂与希冀写下了《在希望的田野上》这首歌。《黄河大合唱》诞生于抗战时期,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作于1939年3月,并于1941年在苏联重新整理加工。这部作品由诗人光未然作词,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广阔地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并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从而塑造起中华民族巨人般的英雄形象。 考点: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lào(   )印    chuī(   )烟    明mèi(   ) 抽suì(   )

yíng(   )绕  梳zhuāng(   )  狂lán(   )

 

查看答案

选词填空。(注意近义词的区别)

美丽 华丽 秀丽 壮丽

1.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___________,人民勤劳勇敢。

2.人们可能首先会想到这个___________的装饰是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

3.桂林的山水___________,令人流连忘返。

4.蝴蝶的翅膀色彩斑斓,异常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1.无动于

2.贪得无

3.大献殷勤

4.富有力:

5.咫尺

 

查看答案

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 ) 天( ) 尺( ) 耀( )

斯( ) 点( ) 上( ) 铁( )

( ) 豆( )

 

查看答案

中秋节是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晚上,一家人团聚在一起。赏明月,吃月饼,吟诵着“月到中秋分外明”的诗篇。

从科学上来看,中秋月比其他的望月更亮是没有根据的。望月的时候,对地球而言,太阳和月亮位于正相反的方向。夏天,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在西北落下;望月则从东南方升起,在西南方落下。冬天,正好相反。因此,夏天日光多,月光少,冬天日光少、月光多。中秋夜月光比夏天多,这就是说,从月出到月没的时间间隔比夏季每月的望日要长,半夜时月亮也要高些。这可能是使人感觉中秋“月色倍明”的一个原因。

一个朔望月平均包含29天12小时44分。朔是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钟才是望;因此望月常不是在十五晚上而是在十六晚上。由于朔望月的长度可以与平均值相差到6小时,因此望月也可能延到十七晚上才发生。选样看来,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月亮常不是满月,也就说不上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了。当然也有“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

1.第二段中说“冬天,情况正好相反”,请你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说说冬天的情况是怎样的。(2分)

2.联系全文看,“‘望’恰好发生于中秋夜的年份”时,该年的中秋节是不是月亮最圆的时候?为什么?(2分)

3.中秋节,人们往往因“月圆而人不圆”,就会产生“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觉。下边的诗句都是写月亮的,哪一句表达了这种情感?(2分)(    )

A.晓镜但愁云髯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B.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C.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