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课文填空。(10分)
天蒙蒙亮,眼睛还没有睁开,早春的空气里是一片湿润润的 。我和三叔一高一矮;一前一后,踩着村边的小道,一直走到村南那飘着一团 晨雾的小河边。河水缓缓地流着,平静得连一个泡沫都没有,只有远处的小石桥下,偶尔传来一两声"哗啦哗啦"的水响。三叔先找到一棵树,大概认为值得上吧,就叫我过去。我走过去仰头看看,一下甩脱了鞋。脚丫子猛地踩到 的硬地上,牙齿都咯嘣嘣响。我赶紧把裤带勒紧,手上吐口唾沫,抱住树干,缓一缓劲,便飕飕地爬上去。衣服扣子开了,肚皮蹭着了树干, 的。树上的露珠滴进脖子,滚下去,通身又是一阵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练习题
柳叶儿抱回家来,奶奶便把柳叶儿捋进盒里、筐里,然后烧一锅开水煮,煮好之后,又捞进凉水里泡。往往要泡一两天,换三五次水,再攥干了剁碎,放上葱花、盐,做菜糊糊粥吃,有时候还会抓上一小把黑豆,喝几口粥,吃到一个豆儿满心里香得不行。
“最好吃的当然是用它来包菜包子,里面还要再放一勺油。做这样的饭,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于是我拼了命直吃到肚子圆鼓溜溜的,薄薄的一层肚皮几乎撑得透明。每当这时,奶奶便不放我出去乱跑,她担心我一个跟头摔倒,那纸一般的肚皮被弄破,里面的肠子会淌出来。
多亏了那些树叶,吃光了一茬,长出来一茬,再吃光了一茬,再长出来一茬……那年月,有多少老百姓都是靠着这些树叶活下来的!
1.柳叶儿弄回家之后是如何加工的?请找出有关动词来回答。
2.“全家便只允许我一个放开了吃”这一句从侧面说明了什么?
3.概括三段文字叙述的内容。
对“我和三叔常常一大早去抢柳叶儿”的细节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4分)()
|
A.清晨是柳叶生长中的发芽期,又嫩又好吃 |
|
B.因为生活清贫却又不想让他人看见,所以只得偷偷进行 |
|
C.村里吃柳叶儿的人实在太多,争取早起在别人之前抢到 |
|
D.当时饥荒很严重,“我”的童年生活非常苦涩 |
对我“挨骂”、“挨打”却感到“美滋滋”的细节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那时候农村的教育方式值得商榷 |
|
B.家人的“打”和“骂”中包含着对子女的爱 |
|
C.小时候我们都会经历的生活,父母总是很严厉 |
|
D.表现了家长的担心和“我”因爬树本领的自豪感 |
文中“我”把“太阳”说成是“肉做的大樱桃”理解正确的一项是:(4分)()
|
A.这是“我”童心未泯的表现 |
|
B.那时因极端饥饿在“我”头脑中的条件折射 |
|
C.远望太阳,这个比喻很形象、生动而美好 |
|
D.因为淘气,所以生活充满了欢乐和笑声 |
《观刈麦》中“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