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
(1)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2)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_____(闪现、闪露、闪烁)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_____(坐过、躺过、蹲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_____(画满、划满、涂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划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3)“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4)“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颓唐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5)“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6)“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7)“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8)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 他微微一笑,又说 只有这些树叶 小草 还有那朵紫豆角花 好像在批评我 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 太不了解它们了
(9)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10)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11)“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12)“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13)“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14)“是啊,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15)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1.在第二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结合语境选择词语和标点)
2.在第(8)段横线上填上正确的标点。
3.选段部分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话,体会下列句子的含义。
①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含义:_____
②“能!能呀!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往它!”
含义:_____ (注意体会“太阳”的含义)
4.对选文第(14)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把握中心意思,选择答案)
|
A.太阳是圆形的,所以说它是圆圆的金盘子,太阳的光是五彩缤纷的,所以说它是五彩的宝石。 |
|
B.这是三叔从自己失败的教训中悟出的人生的哲理:只要认准目标,倾注精力,就能抓住人生,有所成就,使生命放出光芒。 |
|
C.太阳是发光发热的,发出的光很强,晒在一物体上,人摸上去感觉烫手,但光彩很美丽,就像五彩的宝石。 |
|
D.三叔身患癌症,倍感时间和生命的珍贵,尽情享受太阳给人的温暖,而发出的感叹。 |
5.第(15)段三叔说“我”“也是太阳”,这句话其中的含义是:_____ 。 (考虑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6.阅读第(2)到(4)段,用文中的原句解释三叔在泥土上画的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
(1)一座歪歪斜斜的塔:_____
(2)一堆松松散散的书:_____
(3)一株弯弯扭扭的树:_____ (结合第(4)段三叔的语言描写解题)
本文通过“我”受三颗枸杞豆的启示,由“淘气鬼”而最终成为植物学家的故事,教育人们要_____,_____,_____;决不能_____,_____ ,否则,必将_____。 (准确把握中心意思)
记叙的顺序有倒叙、插叙等,从全文来看,课文采用的是_____的顺序,从主体部分来看,采用的是_____的顺序。 (区别记叙的顺序)
解释词语(结合语境准确释词)
1.蹑手蹑脚_____
2.鲜_____
3.著作等身_____
4.颓唐_____
根据拼音写汉字。 (正确书写汉字,准确朗读)
ɡǒu qi ( ) mèi( ) 力 一liǔ( ) nì( )味
tuí( ) 唐 口头chán( ) 惊chà( ) qínɡ( )
阅读分析题
浩瀚的南大西洋上,阳光普照,暑气蒸腾。“远望三号”远洋航天测量船静静地等候着“神舟二号”飞船的出现。
这是“神舟二号”飞船绕地球的第107圈飞行。当飞船飞临南大西洋预定海域上空时,“远望三号”将向飞船发送返回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指令。
在这次飞船飞行实验中,“远望一号”“远望二号”“远望三号”“远望四号”航天测量船,分赴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布阵,执行海上测控任务。连续多日测量跟踪,测控人员尽管非常疲乏,但始终斗志昂扬。
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
“发现目标!”随着操作人员的清晰报告,船载雷达天线稳稳地跟上了刚从海平面出现的“神舟二号”飞船。
与此同时,船载其他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
一道道数据链和遥控指令,连续不断地从“远望三号”发送到“神舟二号”飞船上。
“一次调姿!”飞船飞行姿态开始调整。
“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微光电视上原来显示飞船的那个亮点,瞬时变成了两个。“分离成功!”人们惊喜地欢呼起来。
“二次调姿”“制动开始”“制动结束”,伴随着各项指令的继续下达,只见显示屏上的一个亮点,正在向下方运动,这就是分离后的飞船返回舱,它已从飞行姿态转为返回姿态。
1.通讯往往设置小标题。《决战太空》这篇通讯共设有四个小标题。第一个和第四个小标题分别是:10日21时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 飞船变轨;16日19时 内蒙古中部地区 飞船返回
看看这两个小标题有何共同点,然后为节选文字拟定一个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节选文字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作用。
(1)18时33分,按预定计划,飞船将飞临“远望三号”上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此同时,船载其它各测量通讯设备也按预定方案,准确及时地捕获跟踪目标,获取飞船各种有效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高科技内容的通讯难免要使用一些高科技术语,试说说选文中高科技术语的运用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