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5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以大易小( ) (2)故不错意也( )
(3)休祲降于天( ) (4)长跪而谢之曰( )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2)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3.结合课文内容,谈谈唐雎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4.面对领土争端,唐雎以正确的方式使自己不辱使命,且使不可一世的秦王“长跪而谢”,针对目前的“钓鱼岛”争端,你有什么看法?若你身为我国与日本进行谈判的外交官,你打算怎样做?(4分)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
1.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 咏梅》)
2.千古兴亡多少事, 。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鸡声茅店月, (《商山早行》
4.更深月色半人家, (《月夜》)
5. ,欲语泪先流(《武陵春》)
6.《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表达主旨)的诗句是 , 。
7.《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
综合性学习(10分)
近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了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这档节目重点关注老年痴呆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庭。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卫生部发言人邓海华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关专业机构已经启动申请为“老年痴呆症”更名工作。他介绍,我国审定公布的神经病学医学名词表中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个名词,规范的表达为“阿尔茨海默病”。不过,要规范使用还需要一个过渡期,不断加强科学普及,提高公众认知度。
我们经常能在街头、报纸、广播、网上看到寻找老人的寻人启事,也经常能在新闻中看到充满辛酸与温情的寻亲故事,而据专家介绍这些走失的老人不少是痴呆症患者。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研究数据表明,60%的老年痴呆患者都有走失的危险。为了帮助痴呆老人找到回家的路,为患者家庭减少一份担忧,增添一份保障,新闻公益行动推出了更具现实针对性与服务帖近性的“黄手环”行动。“黄手环”是我们专门为痴呆老人设计的佩戴物件,它既是信息记录的载体,也是视觉识别的媒介。“黄手环”可嵌入患者家属自行填写的患者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的卡片或纸条,一旦老人走丢或发生危险,人们可以按照上面的信息联系到他们的家人;当人们看到佩戴“黄手环”的老人,也能够意识到需要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呵护。
其实,痴呆症的检测并不那么复杂,特别是初步筛查,简易量表如MMSE量表、AD8量表在临床大量使用。虽然痴呆症不可逆转、不可根治,但如果发现得早,及时通过药物治疗心理社会干预、照料者的支持与辅导,就可以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症状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大大改善患者及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正基于此,新闻公益行动联合医疗机构通过走进社区,开展免费检测、发放护理手册、培训志愿者和护理者等方式,用我们的报道普及健康常识,让大家了解痴呆症的预防办法和早期症状。
1.阅读上述材料,概括材料中的重要信息。(3分)
2.请你为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推出的新闻公益行动——“我的父亲母亲”拟写一条公益广告(3分)
3.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在“关爱家中的长辈,关注他们的健康”方面做得怎样?如何做的?(或者你打算怎么做?)(4分)
美,到处存在着,重要的是要有发现的眼睛。请发挥想像,另写两个句子,表达你对美的感受。(4分)老师说:“书声朗朗,专注凝神的课堂就是美,一种渴求知识的美; 。。
名著导读。 (4分)
1.老舍最钟爱的作品《骆驼祥子》的主人公是 ,他娶了大胆泼辣而有点变态的 为妻子。(2分)
2.下面关于《朝花夕拾》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
|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一段文字是对作者儿时在家中百草园生活的描述。 |
|
B.《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回忆了儿时和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之情。 |
|
C.《五猖会》主要描述了作者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台上所见到的“无常”形象。 |
|
D.《藤野先生》中的藤野先生是作者在日本仙台留学时遇到的一位老师。 |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