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捡到金子之后 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9分)

捡到金子之后

在一片峡谷中,住着一个牧童和他的妈妈。为了生存,牧童每天都要上山砍柴、放羊,日子很苦。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①,哪怕很小。

这天,牧童又上山了。

望着人迹罕见的山脊,荒凉而贫瘠的土地,颤巍巍地矗立在山坡上的可怜的小木屋,他不禁叹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地上。“哎哟!”牧童突然跳了起来。地上隐约有一束金光射来——金子!牧童瞪大了眼睛,一捋袖子,使劲地挖起来。好大的一块!牧童兴奋地抱起金子,飞一般下山去了。

“我挖到金子了!”牧童喊着,跑进屋,双手把金子捧到妈妈面前。

妈妈注视着牧童的一举一动,没有说一句话,轻轻将牧童拉到身边……

牧童不解地望着妈妈。

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不,它能使我们富裕。”牧童争辩着。妈妈摇了摇头。

牧童感到失望而愤怒,他抱紧金子,说:“我要证明给你看。”然后他跨出了家门。牧童来到一个小镇。他将金子背在背上,手里攥着敲下的一小块,走到一家首饰店。老板将这一块金子举到眼前,用狐疑的眼光瞟了牧童两眼,说:“你从哪儿弄来的?”

“山上捡的。”牧童随口说了句便赶紧闭了嘴,抢过金子,快步走出了店铺。

他走进酒店,走进衣店,走过大街小巷,处处都有人投来狐疑的目光。牧童渐渐害怕起来。

傍晚,牧童心惊胆战地走在无人的街上,心中涌起不祥的预感。

“把你的包放下。”突然,一个可怕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牧童猛地一回头。那人伸手抢包。牧童赶紧护住。几个回合,牧童有些不支。就在此时,只见一位道士一闪而出,弹指一击,那人立即倒地。牧童目瞪口呆,赶紧屈膝相谢。道士却已渐渐远去。只给他留下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

猛然间,牧童想起妈妈的话,懊悔万分。

当晚,牧童离开了小镇。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将金子埋进深深的地下,它不愿再让这金子迷惑他人。

牧童终于又回到了山沟里。他不再乞求金子,而是开始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植树种草,开荒种田,放羊养牛,还养花种果树,凡是能做到的,他都尽力去做。……

秋天,牧童爬上高高的山顶,遥望洒满自己汗水的山谷。多美啊!生机盎然的山林,处处是鸟语花香;绿茵茵的草地上,成群的牛羊在悠闲地吃草;美丽的果林散发着浓浓的芳香;当年山坡上的木屋如今变成了“美丽的空中楼阁”;盛开的花圃把山坡装点得格外迷人……一切都变了。

“我的金子②。”牧童自豪地说。

1.作者围绕"金子"这一线索精心安排了文章的思路.请再读文章,理解作者的思路,在括号中填写相关情节。(2分)

希望得到金子--(               )---金子带来的厄运--(                )

2.写出文中开头和结尾两处加点的“金子”的含义。(4分)

①处:                                                                 

②处:                                                                 

3.首饰店老板接到了牧童的金子后,作者运用了"举""狐疑"和"瞟"等词语描写他.这些词语写出了首饰店老板怎样的心理?(3分)

4.道士留下的一句话"只有自己创造的东西才属于你"与前文相应.请将前文中与之照应的话摘抄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牧童从开始"抱"这金子到后来将金子深"埋"在地下,他先后不同的举动表明了什么?(2分)

6.文章结尾处"'我的金子.'牧童自豪地说".这里的金子指什么?(2分)

7.这篇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分)

 

1.突然得到金子  劳动创造金子 2.贵重的金属  用自己的双手辛勤劳动创造的硕果 3.突出描写了首饰店老板对牧童的怀疑、惊奇、警惕、高度谨慎的心理,认为牧童原本不会拥有金子,不大相信金子是真的。 4.照应前文其母亲的话。妈妈感叹道:“那不属于你的金子,它没有什么价值。相反,它也许会给你带来厄运。” 5.一个“抱”字,表现了牧童捡到金子以后无比激动兴奋的心情;一个“埋”字,写出了牧童在经历了厄运之后,他的美好品性已经回归了,决心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生活。 6.这里的金子指的是牧童经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劳动,创造出来的丰硕成果,再是自食其力、勤劳致富的精神。 7.必须抛弃不劳而获的思想,只有付出辛勤劳动才能得到真正的富裕,真正的幸福。 【解析】 1.试题分析:文章一开头就写到“牧童真希望自己能得到一块金子,哪怕很小”,随后又描写了牧童“期盼得到金子”的神态,所以与此相关的情节是“突然得到金子”;牧童不劳而获得金子,得意忘形,结果被人“狐疑”遭人抢夺。不劳而获,得来容易,不加珍惜,声张于人前,遭到“厄运”,文章是用“金子带来厄运”这一事例从反面说明“劳动创造金子,即财富,才是真正的金子”的道理。 考点:考查学生通过梳理文本信息了解记叙文情节安排以及作者写作思路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其母织 方:_______        ②其母引刀其织 裂: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

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9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按照原文将横线上所缺的句子填上。(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3分)

⑴管夷吾于士 举:________

⑵人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

于色,发于声 征: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短文先论述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

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展现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慢步诗苑,我们可以欣赏到“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的大漠风光;可以体味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的真挚情感;可以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

__________”的生活哲理。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2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4分)

1.                       ,江春入旧年。

2.水何澹澹,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择其善者而从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