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6分)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2分)

①其母织 方:_______        ②其母引刀其织 裂: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2分)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3.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

理?(2分)

 

1.①正在②割断 2.从此以后,孟子不再因为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3.孟母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说明了做任何事情要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不能分心,否则会半途而废(第二问意思对即可) 【解析】 1.试题分析:“方”在古文中有“方形”“才”“刚刚”“正在”等意思。文中第一句意思是孟子读书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所以“方”为“正在”意;“裂” 有“分离,分开”“断”的意思,而据“刀”意,“裂”在句中意为“割断”。 考点:查考学生对常用文言实词的掌握能力,古文阅读必考考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9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按照原文将横线上所缺的句子填上。(2分)

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3分)

⑴管夷吾于士 举:________

⑵人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

于色,发于声 征: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4分)

⑴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⑵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短文先论述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

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孟浩然《过故人庄》一诗中,展现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慢步诗苑,我们可以欣赏到“千嶂里,________________”的大漠风光;可以体味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的真挚情感;可以感悟“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

__________”的生活哲理。

 

查看答案

文学常识(2分)

《论语》是记录                                 的一部书,共   篇。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4分)

1.                       ,江春入旧年。

2.水何澹澹,                         

3.乱花渐欲迷人眼,                   

4.择其善者而从之,                   

 

查看答案

某市大街上挂出两条广告横幅:

“汇声汇色”炒外汇      慧声慧色——陈慧琳南京演唱会

广告中的“汇声汇色”和“慧声慧色”两个词都是仿自          (填成语)

社会上对这类语言现象褒贬不一,你持何种态度?请说出你的看法和理由。

看法:                                                          

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