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提高。

B.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质的途径之一。

C.通过开展“捐助”活动,使同学们懂得了关爱他人。

D.只有一到暑假,他就去游泳。

 

B 【解析】 试题分析:A、搭配不当,句中的“学习态度”与“提高 ”不搭配。C句没有主语,去掉“通过”或“使”。D、“只有”“就”关联词使用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格尽职守

B.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此景真是神奇瑰丽

莫可名状,让人惊叹。

C.十四年未曾谋面的老同学长城上萍水相逢,共叙别后之情。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划线词语没有结合句意解释的一项(   )(3分)

A.忽然十余次飞马报道。(飞马:这里指骑着快马传送紧急军情的人)

B.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矣。(走:这里指走掉)

C.京京有点儿发窘。(发窘:这里指感到为难,不知所措)

D.像多数跳伞运动员一样,他长得比一般美国军人颀长些,而且肩膀很宽,看上去是个孔武有力的硬汉子。(孔武有力:这里指勇武而有力量)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锋拥、瞑目、捻子、斩钉接铁

B.镌刻、谨慎、荡漾、恍然大悟

C.远遁、无银、暗淡、汗马功劳

D.宽敞、辍学、劳碌、节衣宿舍

 

查看答案

比较阅读《大道之行也》和《桃花源记》节选,按要求回答问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不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

1.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选贤能(通“举”,选拔)

B.男有,女有归(职分,指职业、职守)

C.盗窃乱而不作(小偷)

D.货其弃于地也(憎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讲信睦盖简桃核狭者为之

B.是故谋闭而不水波不

C.天下公不必

D.莲,花君子者也能以径寸

3.下面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道之行也》的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

B.“天下为公”是说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要有公心,为人民多做好事。

C.《桃花源记》选段写了渔人进入桃花源,看到源内优美的环境,源中人快乐、幸福、安定的生活,并体会到他们的心情。

D.“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不太合乎实际。桃花源人是秦朝时进入此“绝境”的,是与外人“间隔”的。从秦到晋太元年间有五百多年,桃花源外的人衣着变化很大,桃花源中人衣着不可能“悉如外人”。

4.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2分)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2分)

5.[甲]文中阐述的“大同社会”与[乙]文中描绘的“世外桃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2分)

 

查看答案

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人格是什么②只有恪守纯洁、崇高的人格③一个人人格猥琐、低劣,其一生必将渺小、肮脏④才能造就亮丽、伟岸的人生⑤人格是心灵的护佑、人生的座基

A.①⑤④②③

B.①⑤③②④

C.②④①⑤③

D.③②④①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