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朱自清《背影》节选,完成文后题目。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作者细致描写父亲步履和动作艰难的目的是什么?(3分)
2.这段文字写父亲离去时的背影,是怎样写的?有什么作用?(6分)
3.写出这段话的记叙要素(4分)
人物: 地点:
事情的经过:
结果: 。
4.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来回穿铁道爬月台,举动很艰难,作者却写他“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应如何理解?试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综合性学习(6分)
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2分)
[示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节日:春节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
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
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2分)
它从汩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 节日习俗:
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了这一节日了。特别是每一个传统节日前夕,商家为了推销节日食品,大肆炒作,为“吃”推波助澜。这种忽视传统节日深层内涵的现象,你如何看?班上同学对此要举办一个小论坛,请你为本次论坛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看法:
宣传标语:重视传统节日内涵, 。(要求与上句结构相似)
阅读杜甫的《望岳》,回答问题。(5分)
望 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颔联中“钟”字炼得极好,试品味其妙处。(2分)
2.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意蕴丰厚,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试作赏析。(3分)
在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的原句。(多字、少字、错字、别字均不得分)(6分)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
2.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陋室铭》中描写自然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4.《春望》中借花鸟之景抒感伤之情的诗句是 , 。
从修辞角度,选出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3分)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
|
B.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花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地笼罩着我。 |
|
C.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
D.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
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 (3分)
|
A.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
|
B.等得不耐烦的父亲对儿子说:“看你妈出个门还得打扮半天,等她具体而微可真不容易啊!” |
|
C.当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 |
|
D.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