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所学的古诗文填空。(9分) 1. ?归雁洛阳边。 (王湾 《次北固山下》) ...

根据所学的古诗文填空。(9分)

1.                        ?归雁洛阳边。 (王湾 《次北固山下》)

2.                        ,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 论语》 )

4.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        

7.《论语》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1.乡书何处达  2.曲径通幽处 3.勿施于人 4.青山郭外斜 5.何当共剪西窗烛 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1)时,注意“乡、达”两字的写法;默写(2)时,注意“曲、幽”的写法;默写(3)时,注意“勿”;默写(4)时,注意“斜”;默写(5)时,注意“烛”等字;默写(6)时,注意“莺、啄”等字,还要注意“写莺燕争春的诗句”;默写(7)时,注意“罔、殆”这二个字;还要注意“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指出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

A.不亦乎( 愉快 )吾三省吾身( 每天 )

B.诲知之乎(通“汝”,你 )为之强(脖颈)

C.是也(知道)然后知松柏之后叶(凋谢)

D.人不知而不(生气)思而不学则(有害)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保护并了解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B.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上,充分体现了设计者和匠师们非凡的智慧。

 

查看答案

请选出字形全对的一项(      )(2分)

A.训诫清洌玲珑剔透多恣多彩

B.丰硕蹂躏心旷神怡头晕目眩

C.伶汀厄运险象叠生忍俊不禁

D.嬉戏奢望可望不可及 获益非浅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小题。(20分)

九步之暖

(1)我负责的1136号病房里来了新病人,叫露露,是个小女孩儿。她的到来让一向沉寂的病房有了笑声。只有15岁的少年一哲,依旧躺在床上看自己的书,一言不发。

(2)露露入院第三天,医生确诊她得了生存率很低的骨肉瘤。拿到诊断结果之后,露露的妈妈守在女儿床边,紧握着熟睡中的女儿的小手,黯然垂泪;露露的爸爸站在女儿病 床前如灵魂出壳般,目光呆滞,反应迟钝。

(3)但对此一无所知的露露还是孀居样快活,她常常隔着一张床和一哲说话,问这问那。有时,露露甚至要爸爸把她抱到一哲的床上,看一哲画画,让一哲给她讲故事。自从有了露露,一哲明显开朗了许多。

(4)一哲这个一米八二的大男孩,在打篮球摔倒后,膝关节肿痛,到省医院就医,被确诊为骨肉瘤伴病理性骨折,由于病情严重,医生要对他进行截肢手术。

(5)巨大的打击使一家人几欲崩溃,这个能将乔丹的篮球生涯讲上几天几夜的大男孩,更是无法接受这一现实,如一头受伤的小豹,愤怒地嘶吼咆哮,拒绝截肢。然而当父亲颤抖着身体,跪在床前哀求儿子配合医生治疗时,这个暴戾的男孩的固执倔犟瞬间土崩瓦解,他闭着眼睛,一言不发,汩汩的泪水像永不干涸的小溪,爬了满脸满颈。父子俩终于达成协议:父亲送一哲去天津肿瘤医院,如果这个全国顶尖的专业医院的诊断和省医院一致的话,一哲答应接受医院的所有安排。

(6)临行前的那个夜晚,已经快12点了,许多病房都熄了灯,我正在护士办公室里看书,听到有人敲门。打开门,是一哲的父亲,用轮椅推着一哲。一哲的父亲问我:“一哲是不是可以短暂地走几步?”

(7)一哲笑了,腼腆地说:“如果我能‘走’出病房,露露就会相信,我的病‘好’了,这样,以后当她面对化疗的痛苦时,就会有一份真实的希望支撑着她。”

(8)一股异样的情愫在我心头迅速地涌起,我扭头去看一哲的父亲,一哲的父亲冲我点了点头,低声地说:“护士长,求您,答应孩子吧,我量过,从一哲的床到门口,只需要走九步……”一股殷殷的温润漫过我的心,我轻轻地俯身,拥抱了一哲。

(9)第二天上午9点多,我让护士把轮椅放在门口,然后走进1136号病房,大声地对一哲说:“祝贺你小伙子,你的病完全好了,终于可以出院了。”听到我的声音,一哲站起来,看上去神清气爽,英姿勃发。一哲笑着和众人说再见。

(10)露露躺在爸爸的怀里,一脸羡慕地对一哲说:“一哲哥哥,等我也跟你一样把病治好了,就让爸爸带我去你家,你答应过我的,一定要带我去看大海哦!”一哲笑着点了点头,“露露,听医生阿姨的话,你一定要坚强,记住,我在大海边等你哦!”

(11)众人有说有笑,露露的父亲搂着女儿,下巴抵在女儿的头上,一言不发。这个知情的粗犷男人目送着一哲离开,紧咬着嘴唇,大口大口叶喘着长气,不让眼泪掉下来。一哲向露露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只走了几步,众人便不约而同地从后面围拢上去,用人墙挡住了露露的视线。没有人愿意让小女孩儿看到,那个少年走到门口,满头大汗地扑向轮椅时的痛苦模样。我在一个15岁少年的背影里泪流满面。

(12)这个坚强的少年,面对噩运,不是悲伤地无所事事,绝望地将痛苦的尘屑撤向身边的每一个人,而是选择在疼痛中开花,将暗淡的际遇转变成生命中灿烂的瞬间。

(13)那一天,那个少年,用他的九步之暖,温润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将大家灵魂里的某根弦,轻轻地拨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事件。(3分)

2.选出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我”是文章的线索人物,贯穿全文。

B.文章对露露爸爸的描写,是为了表现他乐观的性格。

C.文章(4)段运用了插叙,交代了一哲入院的原因及严重的病情。

D.一哲的“九步”既温暖了露露,又温暖了众人。

3.选文(5)段画线的句子表现了一哲怎样的心情?(3分)

4.选文(7)段运用了哪两种人物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4分)

5.比较下面的原句和改句,哪一句表达效果更好?说说理由。(4分)

原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一步一步地向外走……

改句:一哲向露露挥挥手,然后,向外走去……

6.读了选文(13)段,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答出两点即可。(3分)

 

查看答案

阅读《纪念白求恩》选段,完成小题12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的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请,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人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白求恩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的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1.第一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侧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   句。(只填写序号即可)2分

2.“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这句话是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为“             ”请谈谈哪种表达效果好,为什么?(4分)

3.第二段文字中,作者将                           进行了对比,运用对比方法的好处是                           。3分

4.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时刻在鞭策着我们,现实生活中具有白求恩这种精神的人是很多的。请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例子加以说明。(要求:先叙后议,50字以内)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