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童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

童趣(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数十                   (2)之别院                       

(3)项为之                 (4)不习乎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4.从文中找出二个成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5.学了这篇文章,你认为要怎样才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2分)

 

1.(1)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2)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2.(1)鞭:用鞭子打(2)驱:赶,驱逐 (3)强 :通“僵”,僵硬。(4)传:老师传授的知识  3.(1)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2)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因此高兴地连声叫好。 4.明察秋毫    怡然自得    庞然大物 5.热爱生活,要学会观察和想象,还要有爱心。 【解析】 1.试题分析:一小题中有“而”这个连词,表明前后语意是转折的关系,所以要停顿。二小题中根据语意可知,“看见极小的事物”怎么做,所以中间停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仿写句子(2分)

祖国是大海,我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祖国是蓝天,我就是蓝天上的一朵云;

祖国是        ,我就是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1.《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方的寓言故事集之一,请写出两个你喜欢的故事的名称(《两只口袋》除外):                                     (2分)

2.阅读《两只口袋》,请问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这故事说明                                                              

 

查看答案

古诗默写(8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                   

2.山光悦鸟性,                  

3.                ,志在千里。

4.我寄愁心与明月,                

5.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写出时序交替,暗示时光匆匆逝去的一句是                                  

6.《<论语>十则》中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                          ,

                        

 

查看答案

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

爱心是__________,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__________,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__________,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__________,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1>.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2>.一片冬日的阳光

<3>.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4>.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A.<2><4><3><1>

B.<1><4><3><2>

C.<2><4><1><3>

D.<1><4><2><3>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生气)吾日省吾身(三次)交而不乎(诚实)

B.温而知新(旧的知识)勿于人(施加)学而不思则(迷惑)

C.诲知之乎(同“汝”,你)出神(正)恕乎(大概、也许)

D.然后知松柏之后也(凋谢) 是也(通“智”,聪明)首观之(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