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满井游记》,完成下列问题。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2分)
浅鬣 呷浪 恶能 曝沙
2.解释下列划线字词(2分)
红装而蹇者 泉而茗者 鳞浪 堕事
3.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
|
A.局促一室之内 |
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 |
|
C.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
D.送孟浩然之广陵 |
4.翻译句子(6分)
⑴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⑵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5.本文写郊外景色,先用 (原句)总写一笔,然后依次分写各种景物,由 及 ,再由 及 。条理十分清楚。(3分)
6.选文紧扣景物的季节特征,描写了满井初春的景色。在记叙描写中,文中运用了许多贴切新鲜的比喻句,举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名著阅读:阅读《水浒传》片段: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有人说:“水浒一百单八将,林冲的含金量最高。去掉林冲,整个《水浒传》的价值会一落千丈。”林冲绝对是给你印象极深的一个人物,根据你对他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2.林冲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冲:误入白虎堂→ → →怒杀王伦
3.林冲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习探究:(8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8.3%。
材料:2:调查中,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
材料3:83.2%的人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4: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1.请你概括说说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2.对于使用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家看法不一。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
3.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你的建议是。(2分)
填空(11分)
1. ,把酒话桑麻。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塞下秋来风景异, 。
4.谁道人生无再少? , 。
5.俄顷风定云墨色, 。
安得广厦千万间, , 。
6. ,参差披拂。
7.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 , 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
|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
|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
|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
下列关于课文的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东三峡》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
B.《周庄水韵》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D.《走进纽约》是一篇描绘异国风光的游记,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