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阅读《水浒传》片段: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

名著阅读:阅读《水浒传》片段:

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料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林冲寻思:“怎地好?”放下花枪、葫芦在雪里。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把手床上摸时,只拽得一条絮被。林冲钻将出来,见天色黑了,寻思:“又没打火处,怎生安排?”想起离了这半里路上有一古庙,可以安身。“我且去那里宿一夜,等到天明,却作理会。”把被卷了,花枪挑着酒葫芦,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得过来,靠了门。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传神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有人说:“水浒一百单八将,林冲的含金量最高。去掉林冲,整个《水浒传》的价值会一落千丈。”林冲绝对是给你印象极深的一个人物,根据你对他的理解,回答以下问题。

1.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

2.林冲在被逼上梁山的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惊心动魄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按情节的先后顺序依次填写在括号里。

林冲:误入白虎堂→                                 →怒杀王伦

3.林冲上梁山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

 

1.谨慎细心,随遇而安。 2.林冲:误入白虎堂→发配沧州府 → 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 →怒杀王伦 3.林冲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说明了“乱自上作”,印证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解析】 1.试题分析:林冲回来见草厅被积雪压塌,赶快检查火盆的火是否延烧、掩上庙门时还把旁边的一块大石头掇来靠了门。这些情节表现了林冲谨慎细心的性格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学习探究:(8分)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今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5.13亿,互联网普及率达38.3%。

材料:2:调查中,92.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上网。仅46.6%的人表示能忍受1天以上不上网,仅22.4%的人能忍受3天以上不上网。

材料3:83.2%的人坦言网络改变了自己和周边人的性格。具体而言,63.6%的人认为过度上网使人“变得内向”;57.3%的人觉得整天泡在网上让人“更孤独”;46.2%的人选择“缺乏创造性”;41.5%的人选择“变得被动”,34.8%的人指出网络会让人“情绪低落”。

材料4:网络使人们哪些习惯被弱化或渐渐丧失?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写信”(69.1%),其次是“看纸质书”(56.5%),排在第三的是“做运动”(46.8%)。接下来还有“打电话”(36.9%)、“面对面沟通”(37.7%)、“外出参加聚会”(30.0%)等。

1.请你概括说说以上材料的主要信息(3分)

2.对于使用网络,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大家看法不一。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说说理由。(3分)

3.如何理性地使用网络?你的建议是。(2分)

 

查看答案

填空(11分)

1.                   ,把酒话桑麻。

2.                   ,柳暗花明又一村。

3.塞下秋来风景异,                      

4.谁道人生无再少?                                              

5.俄顷风定云墨色,                      

安得广厦千万间,                                                 

6.         ,参差披拂。

7.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如诉如泣,仿佛                       从地下袅袅回旋上升。

 

查看答案

下面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此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B.神舟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机密的性质而鲜为人知

C.第一位参加航天飞行的“平民”——37岁的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夫,虽然没有实现上两次“太空课”的愿望,却以自己探索太空的勇气,为全世界上了惊心动魄的一课。

D.我再三向他解释事情的原委,可他就是不听,真是不言而喻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课文的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巴东三峡》记叙了作者经过长江三峡时沿途所见到的无比雄伟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叹和喜爱之情,是一篇内容翔实、情文并茂的游记。

B.《周庄水韵》文中写了三次游周庄的情景及感受,从不同的季节,时间,选择不同的景物,多角度描写,充分表现了周庄水乡的多姿多彩,动人心弦。

C.《青海湖,梦幻般的湖》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性散文,课文以优美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一个在高原上梦幻般美丽的青海湖,它不仅景色壮丽,而且生物资源丰富,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D.《走进纽约》是一篇描绘异国风光的游记,生动地描绘了美国第一大城市纽约的繁荣景象和紧张的生活节奏。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6分)

两年前的今天,泉州跨海大桥(    )了第一根桩。如今,绵亘数十里的施工栈桥已经完工,主桥工程如同                               徐徐展开,让我们可以想象未来百里花灯(     )海月的迷人景色,-------这是一幅长卷。我们已经花了很长的岁月来描绘这幅长卷,笔触从(   )到(     )。

1.下列划线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海——

B.亘——

C.桥——实

D.描——市

2.括号内填入准确词语的一组是(  )。(2分)

A.打下辉映写意写实

B.打下辉映写实写意

C.浇注照耀写意写实

D.浇注照耀写实写意

3.根据文意,在划线处补充完成比喻句。(2分)

如今,绵亘数十里的施工栈桥已经完工,主桥工程如同           徐徐展开.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