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体裁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略        【解析】 试题分析:“诚信”,《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诚实,守信用”。“诚信”在今天的“反义词”是“欺诈”,不诚信就是通过欺诈的手段牟取私利。社会信用不足是当前一大公害,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犯罪活动已经损害了民众,危害了经济,危害了社会。有调查显示,信用危机位居腐败之后成为当前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大因素。在学校,教师和学生也有一个是否重视“诚信”品德的培养问题。激烈竞争进入学校以后,有一些学生对于要从小养成“诚信”的高尚品德不够重视。在政界,在市场,也包括在学校,在社会的各个角落,当金钱与诚信发生矛盾的时候,当荣誉与诚信发生矛盾的时候,当利益与诚信发生矛盾的时候,当个人的欲望与诚信发生矛盾的时候,有人不就将诚信弃之如敝屣吗?总之,“诚信”品德、“信用”经济是当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学生应该是熟悉的。也许是亲身的经历和感受,也许是对社会上的事情的耳闻目睹。对这个话题是有话可说的,有的甚至是有见解、有激情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拔去心灵的杂草

自从加盟网上“开心农场”,每天有不少时光与“种菜”“除草”“收菜”“偷菜”为伍。与别人热衷“偷菜”不一样,我感触更深的,是“除草”的过程。

按游戏规则,每天主动为菜地“除草”的,可以增加积分。在自家菜地“除草”的同时,热心帮他人菜地“除草”者,也能增加积分。一时间,偌大的农场,“除草”成风,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为了快速获得积分,每日里,我在密切关注自家菜园的杂草之外,还主动深入好友的菜园,想做些“除草”工作。这时才发现,大多数人的菜园居然十分干净,原因是想帮别人“除草”的人太多了;即使某类“不讲究”的菜园,菜地的杂草还没发芽,即有“热心人士”前来光顾。“除草”和“偷菜”一样,成了农场引人注目的另一道风景。

“热心人士”是否真的热心?无草的菜园是否真的“干净”?显然是经不起推敲的。虚拟的网上菜园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人与人之间的虚荣、争斗与功利。设想如果没有那点积分奖励和升级的诱惑,相信很多人出于自私心理,不是去帮对方除草,而是巴望他人菜园杂草疯长,甚至去种些草种,让其等级分远远落后于己而后快。

每个人的心灵都会长些不健康的“杂草”,而要清除这些“杂草”,不能指望别人。这使我想起某幼儿园老师的奖励,凡是主动扫地的学生,可以获得小红花和实物。结果,小朋友们在后来各类活动时,处处讲价钱,索奖励,虽然手脚貌似变得勤快,但功利心却成倍增长。生活环境变洁净了,但心灵环境却受到“杂草”的污染。

追名逐权,落井下石,唯利是图……这些都是每个人心灵菜园上衍生的“杂草”。它们隐藏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隐藏在衣着光鲜的背后。人心都是向往质朴,向往自然的,当我们超纵鼠标的手,伸向别人的“菜园”的时候,是否想过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播洒爱心,还是为了成全功利之心?

                                                                                                                                                          

1.1、2两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2.从内容上看,文中“心灵的杂草”指的是什么?(3分)

3.文章第4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

4.请按照议论文的行文特点为本文补写一个结尾。(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小题。

混入北图

带儿子混入北京图书馆,蓄谋已久。

我带孩子参观过许多展览、许多博物馆。四岁时便让他独自去爬长城,我坚信那份磅礴与宏伟,会渗入他的骨髓。少年是一块虚怀若谷的包袱皮,藏进什么都最稳妥,一辈子都能闭着眼摸到。

北图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和北京最美的建筑之一,但它只对成人开放。门口很随意地写着(想象中北图的规矩应该铭刻在铜质烫金的硬物上),进入需要证件。说起来挺宽松的,比如退休证、个体工商者证都行,惟有对学生,是一份别致的苛刻:需大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证。

假如儿子20岁时才能进入北图,我觉得那是生命的遗憾。对于成人,北图只不过是获取知识的所在。对于孩子,这座宝蓝色屋顶的巨大宫殿,该有一股独特的魔力。无奈我们的国立图书馆“少儿不宜”,于是,一个鬼祟而崇高的主意开始萌动:等他长到和我一般高,我们就进入北图。

耐心地等待这颗青果成熟。终于有一天,孩子能穿40号的鞋子。我对他说:想去北图吗?想去。想去。儿子酷爱书。他说过最爱的是母亲,其次是书,气得他父亲咻咻。现在,第一爱的要领他去看第二爱的,焉有不快活之理?

需要做些准备。穿上你爸爸的羽绒服,这样可以显得更臃肿更老成些。戴上平光镜。别戴墨镜,墨镜容易诱人起疑,哪有进图书馆两眼昏黑的?不要戴口罩,现在大街上谁戴口罩?欲盖弥彰。 最重要的是揣上你爸爸的工作证。且慢,让我再看看像不像?那是丈夫年轻时的肖像,儿子与他酷似,心中便很踏实。

走!去北图!

这是北方冬日极好的一个晴天。天穹蓝得如同海底世界,(A)北图以同样碧蓝且更为耀眼的琉璃瓦无所顾忌地炫耀自己。(B)在这座庞大的王国里,居住着书的君王和它的亿万子民

儿子像小鹿似的跑。妈妈,我们还是去看书。

妈妈,他会仔细看我的工作证吗爸爸的年龄一栏里写着四十岁,我怕……儿子倚住我。

别害怕我在前面走,你在后面跟。注意我的动作,只潇洒地把证件扬一扬,依我的经验,门卫就会挥手放行……我勇敢地给儿子示范。

终于,我们成功地进入了北图。

我领着儿子,教给他怎样存包,怎样查找目录,怎样办理复印手续……他像只乖巧的小狐狸不远不近地跟随我……我最后指点给他厕所的位置。

现在,我们去阅览厅吧儿子跃跃欲试地说。

现在,我们回家去吧你已经看到了北图的巍峨,你已经知道了借阅的程序,我们的目的已经圆满达到。该走了。至于书,哪里都是一样的,犹如水,无非是河里的浅,海里的深。

不,妈妈。那不一样,海水是咸的如果我们不看书,那还算什么到过北图!

我要承认我在粉饰怯懦。领儿子游览北图迄今顺利,一切平安应该见好就收。终究是用的假证件,出了纰漏,就毁了初衷。面对儿子渴求的目光,我决定率他铤而走险。我挑了一个工作人员埋头读书的阅览厅,果断地说,你进去吧!

妈妈,你不同我一起去呀儿子惊讶地瞪圆了眼睛。你害怕了吗?我激他。好,妈妈 儿子一步迈了三级台阶,拐向阅览厅。真实的理由是:我害怕这种场面。真害怕看到尴尬的一幕,真恐惧听到刺耳的叱声……

四周静悄悄,仿佛一片荒原。待我再睁开眼睛,我已看不到儿子了。巨大的玻璃门像一层无声瀑布,只有那位工作人员仍在痴迷读书……

儿子终于成了北图读者,我好欣喜。

我在楼梯拐角处,一直等到闭馆时儿子出来。我们到小卖部买点熟食充饥。

妈妈,你说人家不会仔细瞧照片,实际上他的眼光像吸尘器,在我脸上吸了个遍……

哦,谢谢你,北图爱读书的管理员

1.如何理解儿子所说的“那不一样,海水是咸的”这句话?(3分)

2.文中有两处画线的句子,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选(    )句:                                                                

3.文章用了生动形象的比喻,把儿子比作“小鹿”、“小狐狸”,请从这两个比喻分析“儿子”的性格和当时的心情,分别用两个词来表述。(2分)

(1)“小狐狸”表现儿子___________的性格。

(2)“小鹿”表现儿子____________的心情。

4.作者为什么要带儿子进北图?(3分)

5.阅览厅的管理员有没有认出儿子没有满年龄?请说出依据并简要分析。(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

A.锤(liàn)秀(qǐ)滋暗长(qiǎn)坦荡如(dǐ)

B.隔(hé)秀(yǐ)寻幽胜(lǎn)钟灵秀(yù)

C.然(cù)焦(zhuó)自怨自(yì)浮不安(zào)

D.运(è)叫(háo)牙咧嘴(cī)奄一息(yān)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风景,有大自然的风景,都市的风景,校园的风景。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在人的眼里,不管是落日余晖中的身影,还是期盼的眼神,都是美丽的风景;也有人说,最美的风景总是在人的心里,那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美丽。

请以“            (如:考场上、校园里、身边……)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文后题目。

近年来,私家车越来越多,不少人在自己的爱车上贴上个性化车贴,逐渐形成了一种车贴文化。你们学校想以“车贴文化”为主题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你围绕“车贴文化”设计一个选题(请回避下面题目中出现的选题)。(2分)

2.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围绕“车贴与文明出行”搜集到的资料,请你认真研读材料,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4分)

【材料1】有的车贴面积太大,遮挡视线;有的车贴颜色过于鲜艳,容易分散其他车主注意力,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13条规定,“机动车喷涂、粘贴标识或者车身广告的,不得影响安全驾驶。”所以,贴车贴并非可以随心所欲,应注意遵循法规。如果贴在车窗等明显妨碍视线的位置或是遮挡住了车牌,交通管理部门有权对车主进行处罚。

【材料2】在众多车主展示个性的同时,也有人质疑“内有恶狗请当心”、“我是好车我怕谁?”等车贴让人看了很不舒服。车贴文化已经把车主的喜好放在里面,作为私家车主,他们有权给爱车做个性化装饰,以表达自己的一种心意,这种做法本无可厚非,但车贴体现了车主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个性化车贴如果装饰得过分,甚至语言出位、过火,不仅影响个人形象,也违背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标准,车主在美化汽车的同时,要更多地考虑车贴的文化内涵和影响,应该倡导一种健康积极的车贴语言,在优美清新、心平气和的环境下发展汽车文明。

主要信息:                                                                    

3.在进行了车贴文化综合性学习的活动后,你突然注意到你家车贴上的文字:“我是一个徘徊在牛A和牛C之间的人!”你觉得作为交通警察的爸爸开着贴有这样文字的车上下班,有损作为他公职人员的形象,于是,你这样对他说:“                                

                                                                       ”爸爸听你讲完,马上拿起去胶清洁剂,擦去了车贴。(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