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文)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乙文)天祥至潮阳,见弘范,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

(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

弘范:张弘范,元朝统帅。扞:同“捍”,保卫。泫然 :流泪的样子。

捄:拯救。

1.下列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由是感激感激:感动奋发。

B.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所以:用来(通过这样的途径来)。

C.使为书招张世杰使:使者。

D.索之固固:坚决。

2.下列虚词与例句用法一样的一项是           (     )

例句:先帝不臣卑鄙

A.遂许先帝以驱驰

B.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C.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下列对文段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甲文写了因为刘备身先士卒,礼贤下士,所以诸葛亮愿意奔走效劳。

B.甲文中诸葛亮表明自己北伐的原因和决心,以示对刘蜀的忠诚。

C.文天祥不愿投降元军,更不愿换取元朝的高官厚禄。

D.两文都刻画出一片丹心为国君、为国家社稷的忠诚良相的高大形象。

 

1.C 2.D  3.A 【解析】 1.试题分析:第一个小题中的字是使动用法的动词考查。第二个小题是通假字的考查。第三、第四个小题的词都是考查的它们在文言文中的常规意思,没有特殊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太湖石

  世人皆知太湖美。碧波万顷的太湖水蕴藏着无尽的钟秀灵气,造就了石之精品——太湖石。太湖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主要是因为地壳运动引起岩浆喷发,这些温度相当高的岩浆冷凝后,形成带有气孔的流纹岩。当岩石沉入古太湖,在湖水长期冲刷的过程中,一些比较软的部位和气孔被水侵蚀,形成许多小洞,这些小洞正是太湖石的魅力所在。

太湖石很早就被江南一带的劳动人民发掘,但它真正广泛应用于园林艺术是在元代。这一时期建成的狮子林,荟萃了太湖石的精华。到了明清两朝,我国园林建造热点南移时,太湖石就更

被达官贵人们赏识,成为他们私家花园中重要的景观。

  凡是到过苏州园林的人,无不为那些奇形怪状、栩栩如生的假山而叹服。所谓假山,就是闻名遐迩的太湖石稍加人工润饰而成的。

  李白诗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太湖石没有雨花石那斑斓的色彩,但它以浅灰浅青中掺杂着一抹微红的质朴为美,以天然而成的各种形态为奇。没有两块太湖石是完全相像的。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崔嵬挺拔;有的像一块磐石,有的像一段蜿蜒的虬枝。“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也是太湖石的特点。有的石头,你从这个视点一看就知道像什么;若你转换视点,则冥思苦想也无法得出结果,但经旁人一点拨,你就会茅塞顿开,由衷地赞叹:“像!像极了!”比如狮子峰,被誉为狮子林中诸峰之首,其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曲折幽深,如入迷宫。咫尺之间,可望而不可即。整座假山,外观峰峦起伏,气势磅礴;入内则幽深曲折,处处空灵。

  太湖石千姿百态,讲究瘦、漏、透、丑。所谓“瘦”就是指石身挺拔修长,石身上的窟窿又多又小,如虫蛀一般,洞与洞之间的间隔相当窄,跟手指差不多粗细,给人一种瘦骨嶙峋的感觉;“漏”要求石洞不仅多,而且位置安排巧妙,据说最上乘的太湖石,下雨时石洞内不积水,雨水通过众多的小石洞漏掉,雨过天晴,石洞里面很难留下水的痕迹;“透”更为巧妙,石头这一面的小石洞和它背面的小洞相通,人可以透过这些小孔看到对面的景物;“丑”就是石形怪异、棱角分明、突兀不对称。留园里有一处名为“鹰斗狗”的太湖石,左边是一根三米多高的石柱,上面有一只盘旋的大鹰;右边是一只半人高的“狗”趴着,它回头恶狠狠地瞪着上方的“鹰”,一场恶斗一触即发。

  具备了瘦、漏、透、丑四点的太湖石颇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上海豫园里的“玉玲珑”堪称太湖石之骄子,号称“天下第一石”,这四个特点无一不有,完美之至,它与其他两块太湖石一起被放置在一座白瓦青砖的影壁前,显得错落有致,飘飘欲仙。

  “天下第二石”是苏州留园里的“冠云峰”,它以天然奇特造型著称。“冠云峰”高三至四米,石顶是一只收翅正待俯冲的“秃鹫”,以蔚蓝的天空为背景;底部是一只伸头张望的“泪龟”,以赭色的土地为底色。整块石头未经人工雕琢,天然自成,栩栩如生。这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都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手笔。

  太湖石像一幅极具神采的水墨画,那份质朴,那份飘逸,是江南园林里的胜景,是大自然一颗璀璨的明珠。

(何蔚/文,有删改。)

1.文章围绕太湖石依次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湖石的形成

B.太湖石的利用

C.太湖石的特点

D.太湖石的形状

2.下列有关太湖石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太湖石是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的结果。

B.太湖石在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中重要的景观。

C.太湖石的精品须具备“瘦、漏、透、丑”的特点。

D.太湖石“奇”的魅力源于它的天然而成。

3.下列与文章内容相吻合的一项是

A.苏轼携好友游“狮子林”,看见姿态万千的“狮子”们,由衷地感叹:“这太湖的石头,仿佛通灵性一样,竟然赋精魂于狮子身上!”

B.两小儿在园林中捉迷藏,其一说:“嘿,我看见你了!这里的石头都有小洞洞,你藏不住的!哈哈!”

C.雨后初晴,母子俩在园林中仔细欣赏不同造型的石头,儿子说:“妈妈,你看!石洞里好多雨水,真漂亮!”

D.一欧洲游客看见留园里的“冠云峰”大声赞叹:“哇,这石头太美丽了,中国的石匠真了不起,竟能雕琢出如此精美的艺术品!”

 

查看答案

将下列语句还原到文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           (     )

“因此要慢慢吐气,音色浑厚,尽量让歌声更持久些,更悠长些。”

马头琴凄婉悠扬,蒙古包星星点点,骏马低嘶,流水安详,牧者开始唱了。(A)歌声,不徐不疾,缓缓送出,每个曲调,每句歌词,都拉得长长的,远远的,想让整个草原听见,想让天空的飞鸟听见,想让心中的人听见。(B)越过起伏的草丘,搭上飘浮的流云,云那边,无论多远,依然是你的家乡、你的牧场、你永远依恋的地方。(C)这便是草原的歌。(D)

 

查看答案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她的母亲是国家队一位有着1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排球教练。

B.一场比赛的胜利,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得失。

C.有人说他的落选与个人恩怨有关,但他反驳时非常肯定的否认与个人恩怨有关。

D.他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即使能力再强,也不能委以重任。

 

查看答案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我把它们捧在手里,紧紧的贴近心窝,仿佛那是新    的一个自我。

(2)真难说是山   了江,还是江     了山。

(3)这一切,都只能产生在草原,     在草原,     在草原,繁荣在草原。

A.产生染绿浸绿生长植根

B.诞生浸绿染绿生长植根

C.产生浸绿染绿植根生长

D.诞生染绿浸绿植根生长

 

查看答案

下面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A.(mēn)热(piāo)缈端(xiáng)睡眼蒙(lóng)

B.蜿(yán)(mí)散(xù)叨多姿多(cǎi)

C.望(zhǔ)(tān)婪(cāng)茫头晕目(xuàn)

D.战(lì)(juàn)恋(xī)息(fǎn)璞归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